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化学的应用就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把煤炭粉碎成煤粉,可使煤炭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更旺
C.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明矾加入水中可净化水,因为明矾有杀菌消毒作用

分析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
C、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D、依据明矾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不点燃,不会发生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再燃烧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周围的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而非消毒杀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水的净化即可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和名称都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CoB.氧化硅SiO2C.氯化钠-NaCl2D.氧化钠-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来制取氧气,可以选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D(填序号).
(4)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frac{1}{5}$
C.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采用C装置收集氧气,若要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可以采用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填操作方法及现象).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要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某学生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空气,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内没有事先灌满水(答一条即可).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若F集气瓶内装满水,要在此集气瓶内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若要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将装置作怎样改进?把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
医院给病人接氧气时常用到F装置,先在瓶中装入半瓶水后将b端接入病人鼻孔,你能说出此装置在给病人接氧气时所起的作用吗?判断输出氧气的快慢.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NH3),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A.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用D,而不能用C或E.由此可知氨气应具有的性质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并且可以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CO+H2O$\frac{\underline{\;高温\;}}{\;}$CO2+H2.上述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C(填化学式);在第二个反应中有CO2生成,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温室效应.
(3)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4)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
物质H2N2O2NH3
沸点-252℃-195.8℃-183℃-33.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Zn2+,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②若溶液甲显蓝色,是因为Cu+2AgNO3═2Ag+Cu(NO3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对比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  )
A.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B.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反应
C.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D.物质燃烧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