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同学们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制取氧气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_(填标号)。

2)欲收集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_______(填装置标号),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__________(填“a”“b”)端相连。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锰酸钾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

3)图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图B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

4C操作中,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答案】2KMnO4K2MnO4+MnO2+O2 A F 吸收水蒸气 a 搅拌,加速溶解 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大量固体

【解析】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A

2)欲收集干燥的O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F,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氧气,连接装置时,需要用浓硫酸进行洗气干燥,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长管进、短管出”与装置Ca端相连。

.

3)图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图B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4C操作蒸发结晶时,当看到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和铁是如今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①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②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铜会生锈。该反应是 , 写出参加反应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和反应类型_________

③把生锈的铁片放入稀盐酸,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写出使溶液变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④只用一种试剂完成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I.稀硫酸

II.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IV.硫酸亚铁溶液

其中能说明FeCu活泼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化合物AB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

1)写出“CB”AD反应且有浅绿色溶液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物质A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与生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合金是人类应用最早的金属材料.如青铜、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其相似).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有更多优良性能,如抗腐蚀性好、硬度大等.

材料二:锂是银白色固体、质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金属,跟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在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材料三: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他与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1)用黄铜片在纯铜片上刻画_____(不会”)留下痕迹.一块由黄铜冒充的黄金,检验其真伪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金属锂的物理性质有_____;金属锂与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_____.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航天舱内如果要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氢氧化锂比氢氧化钠更理想,其原因是_____

(3)将一定量的铜和锌同时投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由此,能否判断金属活动性:ZnCuAg,说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t2℃时,把50gB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B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t2°C,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实验小组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4)将溶液B取样,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氯化钠,该结论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g样品加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确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Na2SO4NaCl

猜想2Na2SO4NaClNa2CO3

猜想3Na2SO4NaClH2SO4

(实验探究)取烧杯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收集证据)若猜想3成立,实验一的反应现象为_____,实验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实验二不能完成实验任务的原因是_____,猜想3成立。

(表达交流)实验中滴加石蕊试液的作用是_____。在滴加硝酸钡溶液的过程中,如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填符号),②表示的是_____(填符号)。

(总结规律)通过探究还可以认识到:(1)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2)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确定物质的成分可以从确定_____的角度来解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