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右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热量
热量
的变化.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
混合物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
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氧气
氧气
分析:(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和放热,即热量的变化.石油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2)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解:(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和放热,即热量的变化.石油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故填:热量、混合物;
(2)①可燃物在与氧气充分接触的情况下,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起来.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②珠穆朗玛峰上氧气含量很低,要使燃料燃烧需要解决氧气问题.故填:氧气.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6、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如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写出燃烧的另外一个条件
达到着火点

(2)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石油

(3)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空气中加热到40℃时就能燃烧,但将其置于盛有80℃水的烧杯中却不能燃烧,原因是
没有和氧气接触

(4)天然气泄漏,容易引起爆炸.如果家里天然气泄漏,你的应急处理方法之一是
关闭阀门(或开窗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也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  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
 
(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2  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对该现象的解释为
 

实验3  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贵阳)化学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命质量,推动社会的进步.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净水机常使用活性炭净水,其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吸附
性.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清洗,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乳化
乳化
功能.
(3)氯化钾是常用的钾肥.如图是氯化钾中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图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4)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图的分析你发现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氧气,还需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温度达到着火点

(5)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工业上常用CO与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反应炼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CO+Fe2O3
 高温 
.
 
3CO2+2Fe
3CO+Fe2O3
 高温 
.
 
3CO2+2Fe
,该反应体现了CO具有
还原
还原
性.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
+3价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
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玄武区二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
a
a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点燃 
.
 
2P2O5
4P+5O2
 点燃 
.
 
2P2O5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
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

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发生的方程式为
2Mg+CO2
 点燃 
.
 
2MgO+C
2Mg+CO2
 点燃 
.
 
2MgO+C
.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助燃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助燃
.收集镁条燃烧后的固体粉末于燃烧匙中,将其放于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匙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粉末含碳元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严密,理由是
不严密,酒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的验证有干扰
不严密,酒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的验证有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右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2)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