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及甲、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B为黑色固体,A能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中毒。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注。请回答:

1)金属甲比金属乙的活动性______(填);

2A的化学式为_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写出转化B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 O2 Fe3O4+4CO3Fe+4CO2

【解析】

ABC及甲、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能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中毒,所以A是一氧化碳,B为黑色固体,B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B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金属乙会转化成金属甲,所以乙比甲活泼,乙是铁,B就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会转化成甲,所以甲可以是铜,C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所以C是氧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铜都会与氧气反应,氧气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甲是铜,乙是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

1)由分析推导可知,金属甲是铜,金属乙是铁,铜比铁活动性弱;故填:弱。

2)由分析可得,A的化学式为COC的化学式为O2;故填:COO2

3)转化B乙的反应是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3Fe+4CO2。故填:Fe3O4+4CO3Fe+4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

..

一、空气及其成分探究

1)图用于粗略研究空气的组成,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拉瓦锡用图所示装置研究了空气的组成。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得到了红色氧化汞粉末,同时钟罩内的汞液面上升。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有水进入了集气瓶

(问题)实验操作正确,但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70%

(猜想)镁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X)发生了反应。对该气体提出猜想:

猜想1:只是二氧化碳 猜想2:只是氮气 猜想3: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资料)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能在氮气燃烧生成氮化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①经讨论一致认为猜想1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②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3正确

4)(改进实验)小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

.打开止水夹ab,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使盛有白磷的燃烧匙在水面上方,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关闭止水夹a,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至液面不再变化,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2 根据实验记录V1V2,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

二、氧气的制备和性质

实验一: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6)用B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壁炸裂,分析原因:___________

7)小组同学改进了实验一(如图E),优点是__________

A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C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性质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8)潜水艇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双氧水催化分解;

③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写出方法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同学们认为③最合适在潜水艇里制氧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实验二:粗略测定加热2.0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9)装置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填加热后立刻收集加热一段时间后)。

实验三:小江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则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①小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在集气瓶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

A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B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C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③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表中a的值为2.6

B.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可能含有氢元素

D.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等。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同时含有少量的Fe2O3FeO)为原料制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钛、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1)硫酸氧钛(TiOSO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

3)工艺流程中,水解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4)工业上常在高温和氩气氛围中,用金属镁和TiCl4反应的方法制备Ti,同时生成MgCl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

5TiO2可与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中氯气和碳的质量按7112的比例参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1)请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序号)

(3)在实验室用AE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 ,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O = 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蔬菜种植基地原计划每亩菜田施用氮肥硝酸铵120千克,因缺货现改用尿素[CO(NH2)2],若要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即氮元素的质量相等),则每亩菜田所需尿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17号元素的符号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__(填)电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其质子数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I.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于玻璃管的零刻度位置。

II.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III.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

1)实验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水面最终到达刻度线_______(填数字序号)处。

3)实验操作IIII中,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