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5分)取10g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计算过程)。

【答案】(1) 5.5g (2)9.8%

【解析】

试题分析:(1) 数据处理题,10g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发生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并且呈现规律性的减少,每加入20g稀硫酸,减少的固体质量为1.3g,但第四次只减少了0.6g,说明反应结束,锌全部被消耗,剩余的5.5g全部是铜,所以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5.5g

(2) 根据分析,第1、2、3次所加入的稀硫酸全部消耗,所以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第1、2、3次的实验数据均可,根据第一次实验的数据反应消耗的锌质量=10g-8.7g=1.3g,再根据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中H2SO4与Zn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溶质H2SO4的质量,进而可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H2SO4的质量为x

Zn + H2SO4 === ZnSO4 + H2

98

1.3g x

65:98=1.3g:x x=1.96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6g/20g×100%=9.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小华按右图配方自制了一瓶清凉甘甜的汽水。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汽水中含有六大营养素中的 类,能提供能量的是

(2)白糖的主要成分是C12H22O11,C12H22O11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3)摇动汽水瓶后,打开瓶盖,通常会冒出大量气泡,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该气体是由柠檬酸与 反应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纯净物),已知他们是硫酸铜、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四种物质? .

【设计实验】同学们最先想到的是把四种物质分别溶于水,观察溶液颜色。

【实验探究】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l0毫升,振荡后静置,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其他呈无色。

为了鉴别其他三种物质,小香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步骤一:向盛放B、C、D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C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其他两支试管内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向步骤一实验后的盛有B、D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小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后,将小香的实验步骤(_3____)中所加入的(4)______改为(5)______(填名称),其他操作不变,发现B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于是将四种物质鉴别出来了;

【实验结论】(6)请将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填在标签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资料卡片】:

I、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

、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

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

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

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

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

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5)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换算后质量约为032g),计算过碳酸钠样

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已知:Mr(2Na2CO3·3H2O2)=314,保留到01%

【反思】:

(6)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D.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了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

通过实验二,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请列式计算实验二中16.0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结论:16.0 g样品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琳琳找到四种不同的固体物质,进行实验,下表记录了各种物质所具有的特征.那么哪种物质的特征更接近有机物 ( )

特性试验

物质A

物质B

物质C

物质D

熔点

是否溶于水

可溶

不溶

不溶

可溶

高温下

稳定

分解

稳定

稳定

是否导电

导电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A. 物质A B. 物质B C. 物质C D. 物质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C.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的顺序为: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