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登阶梯游戏图,一定条件下甲乙两同学从1号阶梯出发,甲组相邻阶梯能反应可向上攀登;乙组下一阶梯上的物质能一步转换为上一阶梯上的物质,可向上攀登:请回答:

1)能代替阶梯4上的金属是_____(写化学式,任意写一个)

2)阶梯上12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阶梯上69的物质分别是硫酸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阶梯上9号是_____(写化学式)

由阶梯7攀登到8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

【解析】

1)该金属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介于氢前,故能替代阶梯4上锌的金属是铝、镁;

2)阶梯上12物质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阶梯上69的物质分别是中的一种。

①一氧化碳能转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转化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转化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转化生成硫酸钠,故阶梯上69的物质依次是,故填:

②由阶梯7攀登到阶梯8时,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故答案为:

1;(2;(3)①;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其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1)H2O外,上图中涉及的氧化物还有________

(2)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高温煅烧室中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 + CO2;若通过该反应释放22tCO2,需要CaCO3的质量为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制碱过程中通NH3的作用是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作用。

2)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又可以杀菌消毒。

3)干冰常用来冷藏食品,是因为_____

4)人体摄入_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因此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蜡烛燃烧生成CO2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中的H+没有被碱完全中和时生成的产物为酸式盐,可以继续和碱发生反应。同学们发现将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NaHCO3溶液中,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如何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后溶质有哪些?化学实验社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实验探究1)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溶液

溶液

加稀盐酸

A

产生气泡

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

C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B

上还表格中A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造成B处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N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请加过量的溶液

_____

猜想2正确

发生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_____

再滴加少量的_____

_____

(表达与交流)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64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CH3OHB. C2H2C. C2H5OHD. 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BCDE为初中五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色氧化物,C中含有两种元素,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

1D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A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在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

3D转变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P点的含义是ac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

C.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D.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_____(填写物质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