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4:3:1 B. 4:1:2 C. 3:1:3 D. 3:1: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对比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仍含有1A分子,说明反应前的4A分子中有1个分子未参加反应,则可知:,只有3A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前有1B分子而反应后没有B分子,说明1B分子参加反应,反应前没有C分子,反应后生成了2C分子,所以,该反应中ABC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是:312.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EFG含有同一种元素,ABCEG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F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两者分别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相反.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AD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D+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A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16.0g CuOCO反应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将此混合物溶于足量的100.0gH2SO49.6g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2.4g CO2

B. 混合物中含9.6g铜元素

C. 混合物中CuCu2O的质量之比为89

D. 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约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益阳市桃江县硫铁矿厂开采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是生产H2SO4的重要原料.利用黄铁矿生产H2SO4的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X.所得产物Fe2O3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FeS2Fe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写出高炉中Fe2O3转化成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核电荷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常温下A为液体,B、C、F是气体; 其中C是最轻的气体,F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G为黑色固体单质,H是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变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是 ;G是 ;H是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B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l)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

3)若A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小军、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测定其成分的含量。

一、成分的确定

三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可能是NaOH; 可能是Na2CO3 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1)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肯定猜想_____ _(填序号)是错误的。

小军又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结合小刚的实验,认为猜想③是正确的。小红却认为小军的所得结论不确切,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_。

③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但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则小刚改进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是正确的。

二、各成分含量的测定

三位同学利用电子天平共同作了以下测定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4)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5)试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计算出混合物中试样中各成份的质量分数,

NaOH g ,Na2CO3 g

三、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按上述实验所测得试样中Na2CO3质量分数会偏小,该同学的理由是

(实验操作均正确)。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硫酸的量 (填“相等”、“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B.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3Fe+4CO2

C.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D. 铜器在空气中生锈:2Cu+O2+H2O+CO2═Cu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