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2个一氧化碳分子──2Co B. 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Mg2+

C. FeCl2中Fe元素的化合价: D. 2个氢原子: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2017届九年级八模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3 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所用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九年级6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OH、Ca(OH)2两种无色溶液

溶液中通入CO2

B

鉴别NaCl、CuSO4、KCl 三种白色物质

加水溶解

C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固体

D

除去生石灰中CaCO3

向固体中加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练(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两组同学都完成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但观察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实验一】

实验组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蓝绿色沉淀

⑴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乙组产生的蓝绿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Ⅰ.碱式硫酸铜是绿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溶液。

Ⅱ.碱式硫酸铜的组成不固定,一般可用Cu2(OH)2SO4表示。

【猜想与假设】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实验二】

实验步骤

主要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取乙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

得到蓝绿色沉淀

取蓝绿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多次

无明显现象

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沉淀产生

取洗涤后的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取少量蓝绿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试剂X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解释与结论】

⑵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⑶步骤④中的稀盐酸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⑷步骤⑤中滴加的试剂X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⑸甲组同学在本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下列实验:

①过滤,取蓝色沉淀于试管中;

②滴加______,沉淀颜色变为蓝绿色;

③重复实验二中的步骤①~⑤。

经实验验证,氢氧化铜也可以转化为碱式硫酸铜。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⑹乙组同学认为在自己组原有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滴加______,可以将碱式硫酸铜转变为氢氧化铜。通过实验,也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⑺为了确保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实验的关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练(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7年5月18日,我国全球首次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CH4·xH2O)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H2O分子,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CH4分子,2个笼填充H2O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H4·8H2O

C. 可燃冰完全燃烧时反应方程式:CH4·xH2O + 2O2CO2 + 2xH2O

D. 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有一白色固体,只知它是CaCO3、无水CuSO4、Ca(OH)2、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份,实验如下:取样,加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据此判断,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对所得白色沉淀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所得白色沉淀的成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请你帮助完成猜想三。

猜想一:Ca(OH)2 猜想二:CaCO3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请你完成填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白色沉淀少量,加入足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从而确定了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有Ca(OH)2

【反思与拓展】

(1)所得白色沉淀是Ca(OH)2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没有Na2CO3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可能有NaOH,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它是否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用途与性质

B.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铝可制成铝合金:比纯铝硬度大

②铝制品表面变暗:用金属丝球打磨

①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②缺维生素D:易造成骨质疏松,佝偻病

C.化学材料与分类

D.物质鉴别与方法

①生铁和钢:金属材料

②玻璃钢:合成材料

①真丝布料与棉布:取样灼烧,闻味

②聚乙烯与聚氯乙烯:观察颜色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 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分析并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将30 g碳酸钠加入100 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加热到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