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构成固体的微粒不运动 B. 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 煤、石油、天然气、酒精都是化石能源 D. 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可增加水中养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装置A中,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2)()装置B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

(3)装置C中,现象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说明铜片能够导热;对比现象_________,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文慧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 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镁__________; (2) 2个氮气分子_______; (3) 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4) 甲烷_______; (5) +6价的硫元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 CO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撤离酒精灯停止加热;

D. 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碳,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出现的现象是( )

A. 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 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C. 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D. 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滨海县第二教研片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1)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 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选填“N”或“2N”或“N2”)。

② 1个镁离子____ (选填“”或“1Mg2+”或“Mg2+”或“Mg+2 ”。)

③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
④ 表示的微粒__________。

⑤ 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氧化物是__________。

(2)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① 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的排放。

③ 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白色固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④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____________气体在燃烧。

⑤ 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⑥ 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_____。

(3)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根据微粒观: 水银是由水分子和银原子构成的。

B.根据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的碳原子不同。

C.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根据守恒观:A g的氯酸钾和B g的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加热反应,最后得到C g固体,则产生的氧气质量为(A-C)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①实验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填装药品,并设法将整个装置充满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步骤

操作

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

无变化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

________

无变化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②装置C在步骤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 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 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