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A--B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 产生白色沉淀 复分解反应

【解析】

根据图框分析推测,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C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碳酸钠;碳酸钠和E可以相互转化,且E能与水反应,则E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B与水相互转化,B为碱,并能与碳酸钠反应,则B为氢氧化钙;A为酸,可为盐酸或硫酸。经过验证,推测合理。

1D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B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3E→D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A--B的反应是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含有CuNO32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

B.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Cu2+

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甲醚可以代替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工业制备二甲醚(CH3OCH3)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X的化学式为CO2

C.二甲醚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

D.二甲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下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实验探究)CO2NaOH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1)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发生两步反应。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二步:Na2CO3+H2O+CO2=2NaHCO3

2Na2CO3NaHCO3部分溶解度表

温度/℃

0

15

20

30

40

50

60

NaHCO3/g

6.9

8.72

9.6

11.1

12.7

14.45

16.4

Na2CO3/g

7.1

13.25

21.8

39.7

48.8

47.3

46.4

(实验设计)在室温为15℃时,将10gNaOH固体完全溶解于80g水中,而后匀速通入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1)通过图像分析,NaHCO3溶液显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为了确定M点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初步实验结论

①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Na2CO3NaOH

②在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

_____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某同学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测得消耗盐酸与生成CO2的质量之间关系如图2、图3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1)图2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图3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2完全重合,3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O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___________(填“导热”或“导电”)

(2)下图为洁净铁钉的有关实验。


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③中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④中铁钉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合物MX6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式(如图所示)。由于六个 X 原子与 M 的连接完全对称,因此将任意一个 X Y 原子替换,均只能得到一种结构的MX5Y分子,按此思路, 若将其中任意两个 X 原子用 Y 原子替换,则得到的化学式为MX4Y2的分子


A.只有 1 种结构

B.存在 2 种不同结构

C.存在 3 种不同结构

D.存在 4 种不同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研究亚硫酸钠(化学式为 Na2SO3)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它按 CaCO3 受热方式来分解。

假设二:它按 KClO3 受热分解方式来分解。

1)假设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确认假设二是否成立的简单实验操作是_____

2)该同学将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发现最终得到固体质量较原样品质量增加了大约 12.7%。据此他认为_(选填编号)。

a 假设一成立

b 假设二成立

c 两种假设均不成立

固体质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再次进行了实验。他将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充分加热,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与原样品相同。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固体组成为两种新的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3。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

4)该同学想要进一步探究次氯酸钠(化学式 NaClO)的分解反应。他查阅资料后,得知NaClO 有多种热分解方式(每种分解方式的产物仅有两种)。若其中一种产物为 NaCl,则另一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 Cl2

b O2

c Na2O

d NaCl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补全实验方案。请从A ~ C任选二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二个计分。

序号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

均加入_____KNO3固体

已知:20 ℃40 ℃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 g63.9 g

装有红墨水

的毛细管

20℃时固体部分溶解,40℃时固体全部溶解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研究NH4NO3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__________

NH4NO3溶解时温度降低;NaOH

溶解时温度升高

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Fe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Ag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含有Cu(NO3)2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溶液溶质为1种时,金属单质可能为1

B.m1变化到m2,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变大

C.Cu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比较两者活动性强弱

D.c~d间(不含cd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Cu2+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