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1)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 CuSO4+H2O

(2)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_____________,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____________,加热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_____色溶液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2)在图A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B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________(“有”或“无”)氧气生成。

步骤(2)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才设计完成的。该资料体现的是有关二氧化氮______的物理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③,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O2 足量稀硫酸 NO2的沸点(或低温下NO2能否变成液态或固态物质) 2Cu(NO3)22CuO+4NO2↑+O2 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猜想假设】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NO2,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呈黑色,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蓝色溶液。

(2)在图A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B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有氧气生成,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步骤(2)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才设计完成的。该资料体现的是有关二氧化氮的沸点(或低温下NO2能否变成液态或固态物质)的物理性质信息。【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反思与评价】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理由是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点睛∶这是一道实验探究题,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NO2,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下列各图是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装置(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能控制反应速率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写出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

(4)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无其它明显现象.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无色酚酞 B.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稀盐酸

C.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氯化钙溶液 D.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若用上述实验方案测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用C装置代替B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制备CO2,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铁路发展迅猛,城市地铁缓解了交通压力,便利了市民出行,同时减少了空气污染。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___

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区别在于钢的含碳量______高于低于生铁.

(3)为将短轨连成长轨,常用下列反应进行焊接:8Al + 3Fe3O4 高温 9Fe + 4Al2O3 ,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填字母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列车车身涂上油漆最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A、美观 B、防锈(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

(2)装置A、B中,便于添加液体药品的是

(3)在H2和O2中,可用装置B制取的是

(4)若用装置C检验CO2,则试管中盛装的药品是 溶液;

(5)若制取8.8g CO2,理论上需要 g 10%的稀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省中考体考使用了“体能测试专用跳绳”,专用跳绳的包装上有这样的介绍:“绳内核为强力钢丝材料,外围为优质TPU塑料,整体柔韧性和悬垂性好,不易磨损和打结”。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中考专用绳的外围材料属于什么材料______________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内核为强力钢丝,它与纯铁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兴趣小组的同学切下一截钢丝并投入稀盐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溶液呈浅绿色,出现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写出用CO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插入一截钢丝,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钢丝,则钢丝上一定有____,写出发生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整个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填“增大”或“减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 t2 ℃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

C. t2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1 (其他条件均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A

D. A溶液中混有少量B,用蒸发溶剂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注: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査完毕,省略连接玻璃导管间的胶管。)

⑴图中编号为F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⑵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组装一套装置可以同时用于制取和收集O2CO2,且所获得的气流平稳。

①该小组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同学们用制取的CO2进行性质实验(下图),装置甲装有浓硫酸,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

为了探究CO2是否能与水反应:

①先打开止水夹Ⅱ,关闭止水夹Ⅰ,可以观察到纸花________(变色不变色”)。

②改变止水夹的开闭,进行第二次操作,纸花变红,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与此同时,小希还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可获得C02具有性质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K2SO4、Na2CO3、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足量的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滤液呈无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A. 可能有 BaCl2 B. 可能有Na2SO4

C. 肯定只有Na2CO3 D. 肯定有K2SO4、Na2CO3、BaCl2,没有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同学在做有关NaOH溶液性质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