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c)可能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属于_____(填“有机”“无机”)化合物。

2)“Vc”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

3)“Vc”中含量最高的是_____元素。

4)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时,这些“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_____片。

【答案】有机 343 2

【解析】

1)维生素C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Vc”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686343

3)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则“Vc”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

4)由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可知,每片质量为100mg,含“Vc”不少于10%,即每片至少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当这些“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天服用“维生素C”的片数为:60mg÷10mg6片;每日3次,故每次至少服用6片÷32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假设水不蒸发),则(填“=”“>”“<”)m1_____ m2

2)如图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铝粉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假设水和氯化氢不蒸发),则(填“=”“>”“<”)m1_____m2,该反应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关于化学变化前后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分子种类一定不变 B 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C 化学变化不一定都遵循质量守恒 D 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操作流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

B. 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HCl

C. 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3个复分解反应

D. 该流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中,NaOH+HClNaCl+H2O属于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了有关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实验。

1)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四支试管,其中_____试管中的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3)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空烧杯中;稍后将丁试管中的物质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则:此气泡的气体物质是_____静置后,烧杯内上部的澄清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过滤P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的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点时,所得沉淀质量为14.35g

B. M点时,上层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C. O点和P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种类相同

D. RM点过程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本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 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写名称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 写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64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CH3OHB. C2H2C. C2H5OHD. 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2、图3都属于锶元素

B. 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 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D. 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