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碱式碳酸镁晶体成分的确定

【查阅资料】(1)Mg(OH)2: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水;

(2)MgCO3: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

(3)MgCO3的热稳定性比Mg(OH)2的热稳定性更强。

工业生产中得到的碱式碳酸镁晶体是xMgCO3•yMg(OH)2•zH2O,为精确测量晶体的组成,小组同学取4.66g该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加热使之逐步分解,首先失去结晶水,最后完全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

【数据处理】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2)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3)t4~t5段固体为_________和MgO(写化学式)。

(4)根据图中数据推算xMgCO3•yMg(OH)2•zH2O中x:y:z的最简比为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 将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

D. 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镁条浸没在稀盐酸中,一会后表面出现气泡

B 【解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会把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活泼性是铁>铜,铁能把铜置换出来,所以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正确;D、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氧化镁反应完后再与稀盐酸反应,故一会后表面出现气泡,正确。故选B。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生理盐水 B. 黄铜 C. 洁净的空气 D. 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的液体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B. 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C. 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D. 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

A. 碳铵:NH4HCO3 B. 硝酸钾:KNO3

C. 尿素:CO(NH2)2 D. 磷酸二氢钙:Ca(H2PO4)2

查看答案

下列气体会造成酸雨的是 ( )

A. N2 B. CO C. SO2 D. CO2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烧碱变质 B. 冰雪融化 C. 玻璃破碎 D. 海水晒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可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容器是( )

A.铜制容器 B.瓷制容器 C.铁制容器 D.玻璃容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17届九年级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化学物质五人类有益的是

①食用加碘食盐 ②使用铝制炊具 ③食用含铁酱油 ④使用含磷洗衣粉

⑤食用含钙麦片 ⑥使用含钾化肥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17届九年级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NH)4

C. 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

D. 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现有以下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图中实验A是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 的现象来间接感知。

(2)图中实验B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L端液面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者“等于”)R端液面,说明铁生锈与_____、_________ 等物质有关。

(3)图中实验C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实验结束后称得石灰水增重4.4g,则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际消耗CO的量_____ (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2.8g,尾气处理方法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废旧金属中含有铜、金(Au)和镍(Ni),回收Au并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1的生成物为H2O

B.操作1和操作2用到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C.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Cu>Ni>Au

D.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二硫化碳—S2C B. 水银—Hg C. 硅元素—SI D. 镁离子: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年临沂中考模拟(二) 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2015年5月,尼泊尔发生大地震.

(1)地震发生时,如果厨房里的管道煤气泄漏,是否可以开灯检查?________ (填“是”或“否”).如果遇上火灾发生,逃离时用湿布捂住口鼻的理由是________ .

(2)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喷洒某种含NaClO的消毒液,其原理是2NaOH+X═NaClO+NaCl+H2O,物质“X”应为________ .NaClO能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ClO,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