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猜想:我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
 

(2)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下图中的
 
  (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
 

(3)如果用图1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
 
  端(填“a”或“b”)导入.
(4)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装置可选取上图中的
 
〔填序号〕.
(5)图2是某厂生产的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仔细阅读并计算:为了测定此食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0g这种食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如果用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即10g这种盐中碳酸钙的质量);然后再计算出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分解反应;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B;C或E;
(3)如果用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答案为:a;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E;
(5)解:设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
100               44
x                1.32g
100
44
=
x
1.32g
,解之得:x=3g,
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g
100g
×100%=3%.
答: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
故答案为:
(1)2H2O2
 MnO2 
.
 
2H2O+O2↑,分解反应.(2)B,C或E.
(3)a.(4)CaCO3+2HCl=CaCl2+H2O+CO2↑.E;(5)3%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的类型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①
 
 
 

(2)气体XY中所含元素相同,但它们的性质却不同,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C、化学反应的快慢
D、参加反应的分子、原子的相对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在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会有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产生.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实验中可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试管中固体质量减少且有红色固体产生时,不一定有铜生成.
②不能用澄清石灰水中无气泡冒出的现象来判断反应结束.
③根据右边试管中物质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生成Cu的质量.结果肯定比实际值偏大.
④结束实验时,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拔掉试管塞.
⑤应该将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加装带导管的双孔塞,并连接图乙所示装置.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1)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
 

(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文字表示下列符合要求的反应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或“分解”):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
(2)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反应.
(3)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湖州市的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方便市民安全出行,我市出台了多项新举措.如:今年我市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1.5万辆.部分达标汽车的尾气净化原理之一是:2NO+CO+H2═N2+X+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与水混合,充分振荡后可得到溶液的物质是(  )
A、奶粉B、蔗糖C、植物油D、冰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