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3:1 B、4:1:2

C、3:1:3 D、3:1: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亭湖区校级期末)小明是热爱生活、爱好化学的学生,下列是他平时的部分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其中不科学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古代的名家字画,留传至今,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为了验证某碳酸钙样品质量分数为98%(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1)方案1:取m1 g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喷灯加热,完全反应。再次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m2 g ,可以得出CO2的质量为 。(原理:CaCO3 CaO+CO2↑)

(2)方案2:①取m1 g样品,称量装有样品的烧杯和装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共计m2 g。②将稀盐酸倒入样品中,搅拌,当看到烧杯中 时,称量两个烧杯总质量共计m3 g。

(3)取m1 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将生成的沉淀过滤、烘干,称量其质量为m2 g。计算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公式是

[结论和反思]:以上几种方案都能测得样品的纯度。但从实验结果看,方案2测得的结果却超过了100%,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 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 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①通过仔细观察,两条试纸发生的变化是

②乙同学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

③乙同学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Fe B.Na C.Al 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省武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反应物 B.反应中乙、丁两种物质间质量比为7: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乳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用热的纯碱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肥皂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C.用汽油洗去机修工手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瓶壁上的“白膜”(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龙文教育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黄石模拟)人体缺少钙、铁等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下列补充化学元素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大量服用含碘药物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铁制炊具防治缺铁性贫血

C.进食牛奶、豆制品等富钙食物预防幼儿佝偻病

D.食用牡蛎等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