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可以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因为红磷和白磷的燃点不同,且所给的条件也不一样,有对比性.                                                            

【解答】解: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因为①与空气接触的白磷燃烧,②无氧气,白磷不燃烧,故A正确;                                          

B、现象①能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故B正确;            

C、现象②白磷不燃烧,因为无氧气;而③红磷不燃烧,说明其着火点均高于80℃,故C错误;        

D、现象①③,都与空气接触,而现象①能燃烧,而③红磷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了解灭火的原理;掌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水的pH为3~4,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必须多喝汽水

C.CO2易溶于水,所以用来制汽水

D.打开汽水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刷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品牌的高钙片标签上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 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维生素D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试计算每片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物质一定是(  )           

A.碳单质                                                   

B.含有碳元素、氢元素的化合物                                  

C.含有碳元素、氧元素的化合物                                  

D.含有碳元素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3               C.+5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PM2.5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后,作了以下探究实验.

(1)小董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凡将锌粒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发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晗在思考:如果将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探究如下:

【提出问题】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

【作出猜想】①铜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②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①小晗取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然后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无气泡产生,由此推断:锌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②小晗再取同样的铁粉和锌粉混合物放入较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看到溶液变成蓝色,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分析并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粉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反思】小晗分析得到蓝色溶液,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      ;②溶质为      

(4)在探究实验后,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他们取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10克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 (g)

9.35

8.70

8.05

7.40

6.75

6.75

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