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1)X的值是2.
(2)镁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D(填选项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分析 (1)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2=2+8+x,x=2.
(2)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化学性质相似;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故与D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
故答案为:(1)2;(2)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4Al+3O2═2Al2O3    
(2)1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1CO2+2H2O
(3)1CO2+2Ca(OH)2═1CaCO3↓+1H2O  
(4)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frac{\underline{\;通电\;}}{\;}$H2↑+O2B.2HgO$\frac{\underline{\;\;△\;\;}}{\;}$Hg2+O2
C.C+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D.3Fe+2O2 $\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
(2)图A的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①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②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如果他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填字母).
(3)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采取排水法收集,则气体应该从b(填“a”或“b”)处导管通入.
(4)若用装置C和D组合代替装置B,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其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实验反思: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度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任务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加催化剂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磷灰石的组成可以表示为Ca5(PO33F.其中的F元素应显示-1价,按照一般规律其中的P元素应显示+3价,请写出该价态的F元素与钙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Ca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当把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还没有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HCl、NaCl.
(3)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请按要求选择装置井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试管,b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②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和D,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集满了二氧化碳.
③利用B的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氧气(合理即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合理即可).
④实验室常用电石CaC2(灰色块状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C2H2,选用B作发生装置(填序号),常用C或E收集乙炔气体.请写出用C收集乙炔气体的依据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产品与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反应为: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相关资料】(1)NH4Cl $\frac{\underline{\;\;△\;\;}}{\;}$ NH3↑+HCl↑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NaClNaHCO3NH4ClNH3CO2
溶解度36.0g9.6g37.2g7100.9
【问题讨论】:
(1)氨碱工业最关键的一步是:在加压的条件下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试分析该流程需要加压条件的原因是:增大CO2的溶解度.
(2)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中和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_.
(3)溶液B中的溶质有NaHCO3、NaCl、NH4Cl、NH4HCO3四种中的任意两种(至少写出两种).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A、B(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      D.化肥NH4Cl
(5)在氨碱工业处理剩余的氯化铵溶液时,为何不直接蒸发结晶析出氯化铵固体?答:氯化铵受热易分解.
(6)“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通过下图1和图2两种方案分别测定,你认为图2方案更易产生误差,原因C装置中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应用、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基本反应类型都完全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分解反应
B.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氧化反应
C.用铁制容器配波尔多液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D.用熟石灰制生石灰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