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尿素由_____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 B的质量比为_____

【答案】 60 1722

【解析】

①尿素[CONH22]是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的;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②由反应的过程图可知,ABCD分别为NH3CO2CO(NH2)2H2O,反应由氨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尿素分子、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AB的质量比即为氨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其质量比为(17×2):44172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 ,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O = 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蔬菜种植基地原计划每亩菜田施用氮肥硝酸铵120千克,因缺货现改用尿素[CO(NH2)2],若要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即氮元素的质量相等),则每亩菜田所需尿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健。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铁离子;

22个钙离子;

O22个氧原子;

钠离子;

2NH3中的3表示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

2H2个氢元素;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①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燃料电池(H2作负极,O2作正极,KOH溶液作载体),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的电极AB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粉吸附气体能力强,性质稳定。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工作原理如下:AH2失去电子变为H+,溶液中的OH与其反应生成H2OBO2得到电子,在水的作用下生成OH.生成的OHA处的H+继续反应,这样就形成了带电微粒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闭合回路中H2O2AB两极不断发生反应,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所使用的载体KOH在物质分类中属于_____

a化合物 b氧化物

2)下列对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经过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b通过正负极电子的得失产生电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电池

b要使该电池持续发电不需要不断通入H2O2

4)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后会_____

a升高 b降低

5KOH在溶液中会电离出K+OH从而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Na2SO4在溶液中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电离出相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因此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2SO4可增强水的_____性,请写出Na2SO4电离出的阴离子符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

2)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浑浊河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过滤后发现水虽然变清,但依然有臭味,能除去臭味的物质是_____

3)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产生气泡,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生成物全部为化合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未改变D.该图示能表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提出假设)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的过氧化氢()溶液

5%的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红砖粉

二氧化锰(

时间

165

46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_____有关;

(反思)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是否改变;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

(提出假设)_____。(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教材知识,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化学性质和挥发性,验证_____

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_

3)实验三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需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将点燃的红磷缓慢地伸入瓶中,则可能导致进水量偏_______________(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技推动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在奥运会中化学的表现十分突出。

1)“鸟巢”的建造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生产这些钢铁时要在高温条件下将Fe2O3用一氧化碳还原成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撑杆跳高使用的玻璃纤维杆,其主要成分是SiO2Al2O3等,在物质分类中它们属于_____(填序号)。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