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PM 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 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B. 大力植树造林

C. 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 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下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a烧杯溶液变红色

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B

a烧杯溶液变红色

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C

b烧杯溶液为无色

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

D

b烧杯溶液为无色

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呈中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两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 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

(1)甲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图中试剂混合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分别表示为 m(前)、m(后)。 请根据图示回答: 甲组实验中,m(前)>m(后),原因是_____,若所用试剂不变,改进的 方法是_________。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中存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

(2)乙组同学研究了物质 W 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 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其中,x=_____g, W 的化学式是_____。

(3)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 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

A.反应前后共有 4 种原子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 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X的化学式是Ag2S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题型:信息分析题

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为了使天空更蓝,人类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如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护空气。

考查目的: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用途和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氧气的用途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

①气焊 ②动植物呼吸 ③医疗 ④潜水 ⑤宇航

A. ①②③ B. ①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学生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将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速率加快 B. 高锰酸钾也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C. 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变 D. 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序号)

①铁生锈 ②水是无色液体 ③矿石粉碎 

④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⑤酒精挥发 ⑥食物腐烂

⑦汽油易挥发 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 

⑨灯丝通电发光、发热 纸张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元素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骨质疏松是因为缺少

A.I B.Zn C.Ca 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