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还泉城碧水蓝天。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A. 为创建卫生城市,焚烧垃圾 B. 每周少开一天车,减少尾气排放

C. 植树种花防风固沙 D. 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小清河

【答案】A

【解析】A. 为创建卫生城市,焚烧垃圾,可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错误; B. 每周少开一天车,减少尾气排放,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C. 植树种花,防风固沙,可提高空气净化能力,正确; D. 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小清河,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1)用化学用语表示:

2个铜原子 3个氮分子

4个亚铁离子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H2O: ____________ ________ Ca2+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有丁生成。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甲的化学式为NH3 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7:1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4

A.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孔明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在它们各100g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的物质是B;

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2时,分别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硫酸铁________________

(2)构成铁的两个粒子________________

(3)氯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

(4)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5)古诗《石灰吟》中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聚氰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尿素[CO(NH2)2]发生如下反应制取:

6 CO(NH2)2 C3H6N6+6X↑+3CO2↑。推断并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制取126g三聚氰胺,最少需要尿素的质量;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为16%,16g三聚氰胺与多少克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镀锌铁片是在铁片上均匀镀上一层锌。某小组为测定10g镀锌铁片上锌的质量,设计方案如下:

步骤中溶解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测定结果偏大,分析原因。

若将方案中的稀盐酸换成硫酸亚铁溶液,为达到实验目的,写出步骤中的具体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花香四溢 C.灯泡发光 D.滴水成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AAl2O3 BFe2O3 CSiO2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