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

1)这些物质分别是:甲:_____乙:_____丙:_____丁:_____

2)甲与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答案】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

1)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是氮气.丙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甲气体和碳反应生成的,所以甲是氧气.丁是碳.故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碳.
2)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故填:碳+氧气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S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 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 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 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 d点溶液中较多的Ba2+OHSO4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

B. 转化观:任何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会转化为饱和溶液

C. 微粒观:两个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D.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文字表达式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

3)装置B是实验室用__________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2)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填序号,下同);

3)原子结构示意图DX_____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

4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

5)钙元素与氧元素按照原子个数比11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

1)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经面市.根据卫生部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100mL酱油中铁营养剂添加量是200mg,该营养元素质量分数为12.5%.根据实验测得,酱油中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使用16mL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是多少毫克?

2)某贫血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铁元素外,还需服用含铁元素的某种药物.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12g铁元素,则服用药物中的铁元素相当于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2)实验室常用 鉴别B和C。

(3)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后,石建和秦思发现红砖粉末(主要含有氧化铁)也会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产生影响。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呢?

(猜想与假设)石建的猜想:红砖粉末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不起催化作用;

秦思的猜想:(1)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I

实验前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质量为mg

II

伸入A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是因为 (2)_____________

III

将I称量的红砖粉末放入B中,

观察到C中的(3)_____

用符号表达式解释C的

液体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4)____________________

与II对比,证明红砖粉末

(5)_________

IV

待试管C中没有现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重复此操作

均观察到与III中相同的实验现象

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6)_______

V

反复实验后,经过相应的操作,再次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质量为mg

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7)___________

(总结与反思)综合上述实验结论,可确定(8)_________的猜想正确。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使用二氧化锰而不是红砖粉末,由此你得出的一条结论或提出的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9)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