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实验是为了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为确保实验成功,燃烧匙内需放足量红磷。待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______(填“有”或“没有”)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集气瓶内预先盛少量水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熄灭红磷 C.吸收五氧化二磷

(2)实验室制氧气有两套发生装置,如图装置属于_____(填“固体加热型”或“固液不加热型”)装置;该装置中使用的橡皮塞是_______(填“单孔”或“双孔”)的;使用该装置制取氧气,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3)下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为教材实验,图2为改进装置,请回答。

①图1中夹持铁丝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在铁丝一端绑上火柴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于是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 mL(取整数)。

③图2为改进装置(浓硫酸作干燥剂,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

D.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答案】 P+O2P2O5 AC 固液不加热型 单孔 坩埚钳 引燃铁丝 350 ABD

【解析】

(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掉,但氧气没有全部消耗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入少量水,目的是使装置迅速降温,并吸收五氧化二磷;

(2)据图该装置没有酒精灯,属于固液不加热型”;观察图可知使用了单孔橡皮塞;注射器能控制过氧化氢的添加从而控制反应的速度,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3)①图1中夹持铁丝的仪器名称是坩埚钳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起引燃铁丝的作用;

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则气体的总体积为400mL,其中氧气的体积为:400mL×90%=360mL,设水的体积为x,则有(400mL-x)×+x=360mL,x=350mL;

A、改进后,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操作更方便,所以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故正确;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可以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故正确;C、铁丝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D、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换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将烧瓶中的固体改为石灰石(或锌粒),铁丝换成燃着的木条,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故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中 X 和 Y 处应该依次设置______

A.活性炭吸附池和过滤池 B.沉淀池和过滤池

C.活性炭吸附池和沉淀池 D.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

(2)若取水口进入的是硬水,经过几步净化之后,到清水池中的水是___(填“硬水”或“软水”), 同学们可以加入___(填物质名称)来判断;

(3)若是在实验室里完成过滤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滤纸边缘应该低于漏斗边缘 B.玻璃棒搅拌加快液体的过滤速率 C.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影响过滤速率 D.过滤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 E.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重新过滤 F.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 CH4,它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COH2O猜想二:_____ 猜想三:CO2COH2O 猜想四:CO2SO2H2O

请你补充猜想二

甲同学认为有一个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猜想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为气体,有毒,具有可燃性及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

3)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以用来干燥气体

(实验探究)该小组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

1)若猜想三成立,则该实验现象为_____

2)乙同学提出: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不足之处是_____,请对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A、B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混合后质量均为m):

(1)A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______m.(填“>”或“=”或“<”)

(2)B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m,请解释原因______,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______

(3)有同学认为白糖和水混合前后的质量也相等,说明该实验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中硅元素右侧一格已被墨水沾黑,请你推测,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2)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一个_______

(3)第 16 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周期。

(4)图乙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5)图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 Z>Y B.核外电子数:X=Y C.Y 和 Z 处于同一周期

从图丙中分析,X 是氧元素,则 Z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

(6)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①图 2 所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_____

②下列同锶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填字母)。

A. He B. Mg C. S D. A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 ℃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质量____g

(3)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氮,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 X的化学式为N2

C. 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 液氨属于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下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葡萄糖酸锌是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1g=1000mg)。

(4)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____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名称下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