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何军同学设计的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分析实验:请根据各实验现象,帮助何军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______

可燃物才能燃烧

实验二

______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外面的仍燃烧

______

实验三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小木条很快燃烧,小煤块很久才燃烧

______

【答案】木条燃烧而玻璃棒不燃烧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燃烧需要氧气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实验一:通过引燃木条和玻璃棒的对比探究燃烧条件,木条具有可燃性而玻璃棒不可燃,观察到木条燃烧而玻璃棒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二:使用玻璃杯罩住一支燃烧的蜡烛,使蜡烛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继续接触而熄灭,而另一支蜡烛则一直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实验三:同时引燃木条和煤块,木条很快被点燃,而同样具有可燃性的煤块却难以点燃,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

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木条燃烧而玻璃棒不燃烧

可燃物才能燃烧

实验二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外面的仍燃烧

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三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小木条很快燃烧,小煤块很久才燃烧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

A.将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将粉末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过滤

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用磁铁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装置的组合为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常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C装置,该装置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小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填仪器名称)。

4)向B装置的仪器①中加水,使其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继续向仪器①加水,发现仪器①中的液面不下降,则B装置_____(填漏气不漏气无法确定);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最佳装置组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微粒ABCDE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微粒E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_周期,微粒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选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B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祺祺:向试管I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分别完成试管II和I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下探究,请分析后作答:

(1)雯雯经过分析推断,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祺祺把沉淀M、N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祺祺把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则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H3+O2X(气体)+H2O可以发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X中的元素不参与化合价的升降

B.X若为单质,应为N2

C.XNO时,反应中NH3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5

D.气体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

A.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O2CO

B.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SO4=3CuFe2(SO4)3

C. 镁带燃烧 MgO2MgO2

D. 红磷燃烧 4P + 5O2 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外小组对生活中另外一种常见金属铜在空气中能否生锈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铜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生锈吗?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铜在朝湿的空气中会慢慢生锈变绿,俗称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作出猜想1)小组成员一致认为,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如图实验,探究铜生锈条件:将完全相同的铜片放入不同环境中,观察生锈情况。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仅完成甲、乙、丙三个实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于是又用丁试管补充了一个实验,装置中除了铜片外,还应该加入__________

[观察现象]放置两周后,发现甲中的铜片变绿了,乙丙丁中的铜片没变化。

[得出结论]

3)甲和乙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需要与________接触。

4)甲和丙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需要与________接触。

5)写出铜生锈生成碱式碳酸铜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6)乙和丙中使用的是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燃烧D.量得的液体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