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1)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小萍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Ⅱ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Ⅱ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若实验室只有铜片,小明将铜片分别放入两种盐溶液中,也通过实验验证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所用的两种盐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酸的种类不同 Cu+2AgNO3═CuNO32+2Ag CD FeSO4溶液 AgNO3溶液

【解析】

1)从图可以看出选取的酸的种类不同,因此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够合理;

2)由图示可知,实验Ⅱ中C试管内的反应是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实验现象是红色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3)由图示可知,在C中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说明活动性铜>银,在D中的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说明活动性铁>铜,所以可得活动性:铁>铜>银,用于证明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是:CD;小华将铜片分别放入两种溶液中,也通过实验验证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三取中的方法可知,所用的两种溶液是:FeSO4溶液和AgNO3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3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4~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硫酸铜溶液。

113孔穴中有气泡产生。孔穴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孔穴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比较NiCuAg 3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孔穴有_____(写1组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BCDEX六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E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五种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E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

D的主要用途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过桥:若AE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钙离子________;②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氮肥是____;②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___;③作建筑材料的盐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杂质,现通过下列方法除去杂质:

(1)写出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②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一个即可)________

(3)在③处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蒸发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为什么蒸发后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是因为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的低

B. 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蜡烛熄灭,是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写出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制取装置为_____ 氧气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如何检验该气体为氧气_____

3)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实验过程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对装置如何改进_____

4)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氢气,已知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如果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所述各实验过程中某些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

A. 只有①B. 只有②C. ①、②、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进行COCO2的分离与干燥(a为弹簧夹,b为分液漏斗活塞),现有浓硫酸、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五种试剂,按下列要求填空:

1)甲中装的是____________,乙中装的是____________,丙中装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当活塞操作为关闭_________,打开________时,首先分离得到的是干燥的____________气体;然后再关闭_________,打开_________,就可以得到干燥的____________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