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⑴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⑵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

⑶实验室可用装置BC制氢气,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氢气能用D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

⑷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____(选填“a”“b”)端口。

⑸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 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

D 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答案】试管 长颈漏斗 A 催化作用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a D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选用装置AD组合,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3C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D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依据是: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4)碳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a端口;

5A、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错误;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正在进行,故错误;

C、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故错误;

D、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a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故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氮分子:N

B. 铁离子:Fe2+

C. 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

D. 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C.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B. 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兴 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查阅资料)

①草酸晶体在浓H2SO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CO2↑+CO↑+4H2O

②碱石灰是固体NaOHCaO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③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称取铁红样品10.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的质量分数。

(1)D中充分反应后得到Fe粉的质量为mg,则_______m_______

(2)实验前后称得E装置增重6.6g,则此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实验评价)

(4)反思1:本实验中如果缺少F装置(不考虑其它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_____(偏小不变偏大”)

(5)反思2:请指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

(6)取出适量铁加入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将一包由6.5克锌、4.8克镁、2.4克碳 混合而成的粉末,加入到此溶液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___

A 19g B 21g C 20g D 19.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1号~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

1)第13号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从上表中我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______、等于______

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丙、甲、乙B. 乙、丙、甲

C. 乙、甲、丙D. 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错误的是( )

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

C. 升高溶液温度能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D. 分别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溶液中析出 固体质量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气(Cl2)在净水、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用Cl2制备漂白液时有如下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生成物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