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电灯通电发光

②煤制成焦炭

③塑料老化

④干冰升华

⑤石油分馏

⑥海水制镁

⑦石块粉碎成石子

⑧粮食酿酒

A.②③⑥⑧ B.②⑤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④⑥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__________ 而潮解,会__________变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不正确的是( )

A.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能磨损铝的表面

B. 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C. 因为铁易生锈,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

D.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生锈,所以古代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至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淄博市(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淄博市(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 B. 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 D.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料﹣作灭火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CO2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___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

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

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

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

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______.

②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Fe3O4+4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厨房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查看并打开门窗通风

B.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 用鼻子呼吸可防止PM2.5进入肺部

D. 测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取出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九年级(五四学制)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在A的实验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

(2)写出C的溶液中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10 ml氢氧化钠恰好中和,需滴加溶有0.01mol氯化氢的稀盐酸溶液,

①0.01mol氯化氢分子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②与含有0.01mol氯化氢的稀盐酸完全中和需要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邵阳县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 )

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点燃

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