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探究CO2NaOH溶液的反应,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参与。

(1)NaOH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继续通入CO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请填入生成物的化学式)

(2)另取NaOH溶液并通入CO2,得到溶液M。向M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由此证明CO2NaOH发生了反应。

(3)取上述溶液M,加入适量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则M中溶质可能是_________,相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NaOH+CO2Na2CO3+H2O NaHCO3 有气泡产生 Na2CO3NaHCO3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解析】

1)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空白处是NaHCO3

2)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而产生气泡,所以取NaOH溶液并通入CO2,得到溶液M,向M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现象,由此证明CO2NaOH发生了反应;

3)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水,所以M中溶质可能是Na2CO3NaHCO3NaHCO3,相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NaHCO3

2)有气泡产生;

3Na2CO3NaHCO3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甲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2)小刚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净化雨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生活中常用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给定化合价的元素,写出所要求的化学用语。

(1)写出一种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金属之一,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通入氧气同时搅拌,钯粉溶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由化学方程式可判断把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H前面

D.AgNO3溶液、铁粉、钯粉可验证铁、银、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含有MnO2ZnCl2NH4ClC(少量)等物质。化学小组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部分物质。回答相关问题;

1)玻璃棒在操作I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后,滤液C仍然浑浊,则造成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编号)。

A 滤纸破损

B 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超过了滤纸的边缘

C 烧杯不干净

D 滤波C中的物质相互反应

3)固体B常用作催化剂,则B___(填化学式),写出在空气中灼烧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仅用硝酸银溶液___(填“能”或“不能”)区分EF。某同学认为固体ENH4Cl,则检验方法是:____

5NH4Cl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_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并进行如图2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丙>甲

B. 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C. t3,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 2中试管内所盛饱和溶液的溶质为对应图1溶解度曲线中的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O32Ca2+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合理即可)(指示剂除外)

_(合理即可)

①有CO32,无Ca2+②有OH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 合理即可)。

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 合理即可)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含有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取 10g 该样品与 1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t1 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 t2t3t4 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10.04

9.08

8.12

8.12

1)请问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