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下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10%”的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____

①可能是NaOH溶液; ②可能是Na2CO3溶液; ③可能是NaCl溶液。

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 (填字母代号)

A酸      B碱    C

(收集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测定室温(20 ℃)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

3)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

(设计实验)

4)①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

②小欣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她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___

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请你选择与小欣不同类别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_______溶液。

【答案】①②③ A 碳酸氢钠 氯化钠 有白色沉淀产生 稀盐酸

【解析】

1)只看到含有钠元素,则可能以下三种都有可能,即①②③;

2)破损标签可见部分为钠元素,可判断该物质由金属元素与根组成,而酸类物质由氢元素与酸根所组成,可判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即A
3)根据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可判断常温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可判断该溶液不可能为碳酸氢钠溶液;故填:碳酸氢钠;
4)①由于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为碱性,溶液pH都大于7,只有氯化钠溶液的pH=7,所以该瓶pH大于7的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故填:氯化钠溶液;
②结合操作步骤及结论,可知实验在检验是否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即有气泡产生,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可用稀盐酸来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IA

0

1

1 H

1.008

2 He

4.003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________

2)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_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里程。描写了太阳在因老化形成氦闪而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是如何应对一系列生存危机的。

1)画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该原子_________(填不是)相对稳定结构。

2)当地球即将撞向木星时,木星表面的氢气与地球表面的大气混合,救援人员利用点燃混合气体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地球推离木星,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威海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日前工业上绝大多数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生产流程如下:

①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生产流程中发生的反应,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步骤一中分离出沉淀A的方法是_______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海水里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⑤海水淡化常用_______法和______法,它们的原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固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________(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请列举一种防治水体污染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①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从微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元素的名称是____C元素组成的单质点燃前需要____。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制取,其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D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过滤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1)图中仪器A的是_____,仪器B的是_____B在过滤操作中,它的作用是_____

2)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_____,漏斗中液面应_____滤纸边缘。

3)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应该_____。出现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

1)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红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__成立

2

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_____

(拓展应用)

.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_____

.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二氧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

(知识迁移)

小明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

(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现象

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反思)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1)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该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