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甲所示,试判断装置是否漏气?(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种检查方法的依据是:温度升高,
 
,气体的体积也随之变大.
(2)图乙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混合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氧气的另一种方法是
 

(3)图丙是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NaOH溶液,其作用是
 
分析:(1)根据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回答:用手握住广口瓶,若观察到烧杯中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或松开双手,广口瓶冷却,则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均可说明气密性良好;该检测方法的依据是:分子间有间距,且分子间距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同时产生氯化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选择排空气法;
(3)根据二氧化硫易污染空气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
解答:解:(1)本装置是一套简易装置,检验其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手握住广口瓶,若观察到烧杯中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 说明气密性良好;该检测方法的依据是:分子间有间距,且分子间距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故答案为;不漏气;分子间距变大;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同时产生氯化钾,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2KCl+3O2↑;收集氧气除了排水法,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2KClO3
MnO2
.
2KCl+3O2↑;向上排空气法;
(3)因为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是有毒的气体,会污染空气,所以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可以防止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氧气制取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的书写、收集方法的选择及氧气的性质,难度不大,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及时总结相关的知识,便于系统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请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和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回答相关问题.已知:
①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甲和丙是黑色固体,乙和丁是无色气体.
②W+甲
一定条件下
Y+乙,W是人体中质量分数最高的物质.请回答:
(1)写出甲、乙、丙、丁的化学式.甲
 
,乙
 
,丙
 
,丁
 

(2)在一定条件下,甲+丙→X+Y的反应也能进行.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3)科学家在探索火星有无生命的过程中发现,火星大气96%以上的气体是Z,至今还没有找到有水的证据.但是火星的北极却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该冰常称为
 

(4)Z也是近来导致地球平均气温缓缓上升的气体之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政治家和科学家都在积极行动,科学家设计了许多方案.有人大胆设想,将Z气体通到一些废弃的煤矿井下,石油矿井中和其他一些开采后遗弃的废井里.科学家是利用了Z气体什么性质而实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铁岭)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或乙、甲、丙)
乙>甲>丙(或乙、甲、丙)

(2)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
降温(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降温(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10g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甲物质的
不饱和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50℃时,分别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是
(填“甲”、“乙”或“丙”);
(5)20℃时,配制一定量丙物质的溶液,将溶液升温到40℃时,是否有固体析出?
不确定
不确定
(填“有”、“没有”或“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徐州一模)某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高温 
.
 
CaO+CO2
CaCO3
 高温 
.
 
CaO+CO2

(2)固体A和还原铁粉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两种干燥剂.
①可区分两种干燥剂的简单物理方法是
用磁铁吸引
用磁铁吸引

②气体D固态时的名称为
干冰
干冰

③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漏斗
漏斗
、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外溅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外溅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0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他们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记录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
稀盐酸
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不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碳酸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验流程,可以判定甲同学设计的方案不严密,理由是
因为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都显碱性,无论碳酸钠过量还是氢氧化钙过量,混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氢氧化钠配成溶液后,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说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因为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都显碱性,无论碳酸钠过量还是氢氧化钙过量,混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氢氧化钠配成溶液后,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说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根据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甲所示,试判断装置是否漏气?(选填“漏气”或“不漏气”)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种检查方法的依据是:温度升高,______,气体的体积也随之变大.
(2)图乙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混合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氧气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
(3)图丙是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