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请回答问题:

1)火力发电以煤做燃料,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涡轮运动,从而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电能,此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能量转化是_____

2)烧煤时,通常会向炉灶内鼓入空气,并将煤磨成煤粉,这样做有利于节能减排,理由是_____,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煤燃烧还会产生__________等,污染空气.

3)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电池板边框材料宜选用具有强度高、抗机械冲击能力强的金属材料,应选择_____(填字母).

A 铝合金 B 玻璃 C 塑料

4)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的气体燃料,利用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当打开减压阀时,压强_____,气体逸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已知“烷”这类物质的化学式规律是:CnH2n+2,例如:甲烷,n的取值为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乙烷,n的取值为2,其化学式C2H6,以此类推,请写出丁烷的化学式_____

【答案】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煤充分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一氧化碳、炭黑颗粒的产生,减少空气污染,充分燃烧放热多,节约能源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A 减小 C4H10

【解析】

1)火力发电以煤做燃料,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涡轮运动,从而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电能,此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适当增加进风量,将炉内煤粉吹起,增加了氧气量,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煤)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从而节约了能源。

煤充分燃烧时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这种做法有利于减排;但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建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开发利用新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3)铝合金是一种质轻且强度和硬度好的合金,适用于制造业;

4)打开减压阀时,压强减小,由化学式规律是:CnH2n+2,则丁烷的化学式为:C4H10

故答案:

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煤充分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一氧化碳、炭黑颗粒的产生,减少空气污染,充分燃烧放热多,节约能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A4减小 ②C4H1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实验探究能力。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此反应原理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选填小写字母).

3)查阅资料: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经加热处理。改进后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收集到更多的氧气 B 加快反应速率 C 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A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Ⅱ.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固体,保存不当会变质而发白色。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对于过氧化钠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原因:

甲: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乙:2Na2O2 + 2H2O ═ 4NaOH + O2

为探究过氧化钠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保存不当而变质发白色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实验2]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________________ 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_

3C中盛有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__

4)在D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属于化合物B.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

C. 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1:4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 固体:铁粉 氧化铜 木炭粉 稀硫酸

B. 固体:NaCl NaOH

C. 溶液: 盐酸 溶液

D. 溶液:NaOH 盐酸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BCDEX六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E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五种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E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

D的主要用途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过桥:若AE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N2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于是他们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猜想I: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N2反应生成的。

猜想Ⅱ: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CO2反应生成的。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_______(填字母)

(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3)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淡黄色的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__________

(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探究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通过以上实验发现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由此他们认为燃烧并不一定需要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钙离子________;②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氮肥是____;②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___;③作建筑材料的盐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是因为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的低

B. 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蜡烛熄灭,是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两支试管内均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固体粉末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预计实验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中,______

______

猜想______正确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