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两小组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们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两组同学分别用试管取反应后溶液l-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第一组:无色酚酞试液变
______
溶液呈碱性
第二组: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______
(1)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第一组同学划所潜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2)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第二组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一种金属______,若观察到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同样可以得到,正确结论.
A.Ba(OH)2    B.Cu(OH)2    C.AgNO3
【答案】分析:无色的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或中性溶液均不变色,进行进行分析解答.
(1)溶液呈碱性的实质是存在氢氧根离子的缘故,由于题目提示转化为沉淀,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所以可以加入能生成不溶性碱的盐酸盐.
(2)可以从溶液中是否含酸进行实验设计,可加入石蕊、金属、碳酸盐、金属氧化物等与酸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物质,根据是否有气体生成、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化做出判断.
解答:解:若要得出溶液呈碱性的结论,滴入的酚酞试液应变成红色,即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
无色酚酞不变色,只能说明溶液不是碱性溶液,对于是酸性还是中性溶液无法判断,故可能显酸性或中性.
(1)溶液呈碱性的实质是存在氢氧根离子的缘故,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氯化铁等)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等)沉淀和氯化钠.
(2)方案一:根据题意,应加入能与酸反应的活泼金属,如锌粒等,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取溶液呈酸性.
方案二:A、Ba(OH)2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Cu(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故选项正确.
C、溶液中只要存在氯离子,加入AgNO3溶液即可产生白色沉淀,但不能说明所取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第一组:红色;第二组:酸性或中性;
(1)氯化镁等;(2)锌粒等;有气泡产生;B.
点评:本题以中和反应为载体,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32、甲、乙两小组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
(1)甲组实验:
①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向B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右端的导管口处,若熄灭则气体已集满

③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无色液体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中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乙组实验:
【资料】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均极易溶于水,且两者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
①在c右端的导管口套一个气球,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浓盐酸,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浓硫酸,有HCl气体产生,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气球微微鼓起.产生HCl气体的原因是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使浓盐酸中的HCl气体溶解度减小,导致HCl气体逸出

②关闭a,将A中的药品替换为NaOH固体和浓氨水,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一段时间后关闭a,B中集气瓶内有白烟产生.冷却至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关闭c打开b,B 中导管内的液面无任何变化.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NH3和HCl恰好完全反应,集气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两小组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们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两组同学分别用试管取反应后溶液l-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第一组: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色
红色
溶液呈碱性
第二组: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酸性或中性
酸性或中性
(1)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第一组同学划所潜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氯化镁
氯化镁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2)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第二组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一种金属
锌粒等
锌粒等
,若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B
B
,同样可以得到,正确结论.
A.Ba(OH)2    B.Cu(OH)2    C.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香坊区一模)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学完复分解反应条件后做了下面实验:

甲实验:化学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又向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
乙实验:化学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然后又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提出问题:两实验后所得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呢?
猜想与假设:
小雨同学猜想:甲实验所得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氢两种溶质
小丹同学猜想:乙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铜
小雪同学猜想:乙实验所得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两种溶质;
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
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

方案讨论:小雨同学猜想的理由是:
盐酸过量
盐酸过量

请对小丹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
不正确;因为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不正确;因为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活动与探究:小雪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雪同学实验:取少量甲实验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乙实验所得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最后溶液呈紫色;
得出结论:自己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小雪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不正确;如果乙实验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由于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甲实验所得溶液,其中的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氢氧化钠不足时会被完全消耗,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最后溶液呈紫色
不正确;如果乙实验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由于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甲实验所得溶液,其中的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氢氧化钠不足时会被完全消耗,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最后溶液呈紫色

表达与交流:小明认为,如果将小雪实验中的紫色石蕊试液替换(其它试液不变)成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
酚酞试液变红色
酚酞试液变红色
一的现象,可以证明小雪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两小组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们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两组同学分别用试管取反应后溶液l-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第一组:无色酚酞试液变
______
溶液呈碱性
第二组: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______
(1)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第一组同学划所潜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2)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第二组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一种金属______,若观察到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同样可以得到,正确结论.
A.Ba(OH)2  B.Cu(OH)2  C.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