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苯甲醇(分子式为C7H8O)在医疗上曾做溶剂来溶解青霉素钾盐一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是不断有试验数据显示,苯甲醇与臂肌挛缩存在相关性,会造成患者“青蛙腿”.因此,苯甲醇作为青霉素钾盐注射溶剂的方法已逐渐被淘汰.请回答:

(1)一个苯甲醇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苯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单整数比).

(3)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答案】(1)16 (2)21:2:4 (3)77.8%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苯甲醇的化学式C7H8O即可作答;

(2)根据化学式中元素质量计算方法即可作答,化学式中各元素质量之比等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3)根据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解:(1)通过分析苯甲醇的分子式C7H8O可知,一个苯甲醇分子由7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16;

(2)苯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7):(8×1):(16×1)=21:2:4,故答案为:21:2:4;

(3)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7.8%,故答案为:77.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Ⅰ.从宏观知微观

(1)100mL水与100mL乙醇混合时,温度会 (填“不变”、“上升”或“降低”)。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200mL的微观解释为

(2)气体X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硫和水,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 (填元素符号)。

Ⅱ.从微观知宏观

(1)根据下列化学用语,按要求填空:

a.Ca2+ b.Cl c.C d. e.

表示意义最多的是 (填序号);

表示结构相对最稳定的原子是 (填序号);

a与d两粒子结合形成物质的化学式是

(2)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为N2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金属冶炼 B.高粱酿酒 C.雕刻印章 D.烧制陶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可以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制汽水 B.制干冰

C.被石灰水吸收 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氮气不参与任何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A、避免容器中的空气对实验干扰

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将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全部赶到C装置中

(2)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是 克.

(3)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二氧化碳 C氧气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