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面是九年级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
试管、燃烧匙
试管、燃烧匙
(填名称).
(2)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硝酸钾溶液,需固体硝酸钾
3
3
g,水
47
47
g,实验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玻璃棒、药匙及上述仪器①~⑨中的
①③⑥
①③⑥
(填编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用上述
装置,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4)装置Ⅲ可作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氨气的装置,由此可知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药品的状态是
固体
固体
,反应的条件是
加热
加热
,氨气的密度
(填﹦、<或>)氧气的密度.氨气会污染空气,如用装置Ⅰ作吸收氨气的装置,则瓶内应装的药品是
水或硫酸
水或硫酸
分析:(1)根据实验室加热不同仪器的不同加热方法分析,可直接加热的是试管、蒸发皿等.
(2)利用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再结合溶液质量是溶质与溶剂质量之和解决,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确定配制时所需要的仪器.
(3)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4)装置Ⅲ中发生装置是固体加热型,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1)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燃烧匙、蒸发皿.
(2)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是溶质的质量,则需用硝酸钾的质量为;50g×6%=3g;因为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和,则需水的质量=200g-20g=180g.配制溶液时所需的仪器: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药匙等仪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都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Ⅱ;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装置Ⅲ中发生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可见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药品的状态是固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又由于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氨气会污染空气,可用水或硫酸吸收氨气.
故答案为:(1)试管、燃烧匙 (2)3;47;①③⑥(3)Ⅱ;CaCO3+2HCl=CaCl2+H2O+CO2↑ (4)固体;加热;<;水或硫酸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溶液的配制、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6、夏天到了,我们常常喝饮料,让我们用化学知识对饮料各提出一个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是:
饮料中为什么有气泡
?(你提出的问题不能与我下面提出的问题相同.)
我提出的问题是:从图中1可知,饮料“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但人们常称这类饮料为“碳酸“饮料,是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吗?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开展如下两个探究活动.请你回答探究活动中的有关问题.

探究活动一:
【实验】取少许该饮料,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问题】根据配料成分及实验现象能判断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吗?
【结论】该探究活动
不能
(填“能”或“不能”)判断此饮料中生成了碳酸.
探究活动二:
【实验】将实验室制得的较纯净的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质疑】是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假设】(1)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3)
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验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六单元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系列实验验证上述假设.
说明:图中小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分析】(1)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的是
对比
实验方法.
(2)上述实验中,设计图(工)实验的目的是
与图(Ⅱ)和图(IV)形成对照(或对比),确认是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上图(Ⅳ)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结论】探究活动二说明CO2与水可以反应生成碳酸,则饮料中的CO2与水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并对CO2气体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新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准备]甲、乙两位同学先与指导老师领取必要仪器和药品,并组装了右图气体发生装置:
(1)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中各仪器名称为:双孔胶塞、导气管、橡胶管、
 
 

[对比实验]甲同学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停止通气.
(2)甲同学实验时,试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乙同学也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另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问题的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继续较长时间通入气体,发现沉淀逐渐溶解,溶液最后变为澄清.
[问题提出]乙同学实验最后得到的澄清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哪些化学性质?带着问题,经老师点拨指导,两位同学设计了下面的方案探究:
方案(一):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经过滤将白色沉淀取出洗涤、干燥后置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用燃烧木条伸入试管中,火焰熄灭.
方案(二):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用燃烧木条伸入试管中,火焰熄灭.
方案(三):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试管中,加热至沸腾,有气泡冒出,并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红,溶液同时变浑浊.冷却后滴入 稀盐酸,沉淀溶解,产生气泡,用燃着木条伸入试管,火焰熄灭.
[推测判断]
(3)方案(一)中的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符号或名称均可,下同),由此可推断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H+除外).
(4)方案(二)中产生的气体是
 
,由此可以推断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的阴离子是
 
(OH-除外)
(5)甲、乙两位同学经过亲手操作实验,并结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提到石笋、钟乳石的形成等知识,认为:乙同学实验最后所得的澄清溶液中溶质是
 
;其中方案(二)中溶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方案(三)的现象可推测澄清溶液中的溶质受热可转化为一种不溶盐,又从化学反应必须遵守质量守恒的规则推知:还应生成另外两种物质,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请写出此化学方程式:
 

[思维拓展]
(6)甲、乙两位同学通过本实验,结合曾经学习的“木炭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的知识,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很多化学反应,即使反应条件、反应物相同,但
 
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并对CO2气体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新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准备]甲、乙两位同学先与指导老师领取必要仪器和药品,并组装了下图气体发生装置:
(1)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中各仪器名称为:双孔胶塞、导气管、橡胶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甲同学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停止通气。(2)甲同学实验时,试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也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另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问题的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继续较长时间通入气体,发现沉淀逐渐溶解,溶液最后变为澄清。
[问题提出] 乙同学实验最后得到的澄清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哪些化学性质?带着问题,经老师点拨指导,两位同学设计了下面的方案探究:
方案(一):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经过滤将白色沉淀取出洗涤、干燥后置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用燃烧木条伸入试管中,火焰熄灭。
方案(二):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用燃烧木条伸入试管中,火焰熄灭。
方案(三):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试管中,加热至沸腾,有气泡冒出,并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红,溶液同时变浑浊。冷却后滴入稀盐酸,沉淀溶解,产生气泡,用燃着木条伸入试管,火焰熄灭。
[推测判断] (3)方案(一)中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或名称均可,下同),由此可推断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H+除外)。
(4)方案(二)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由此可以推断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的阴离子是_________(OH-除外)。
(5)甲、乙两位同学经过亲手操作实验,并结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提到石笋、钟乳石的形成等知识,认为:乙同学实验最后所得的澄清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其中方案(二)中溶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方案(三)的现象可推测澄清溶液中的溶质受热可转化为一种不溶盐,又从化学反应必须遵守质量守恒的规则推知:还应生成另外两种物质,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请写出此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6)甲、乙两位同学通过本实验,结合曾经学习的“木炭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的知识,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很多化学反应,即使反应条件、反应物相同,但_________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湖北省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江汉油田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夏天到了,我们常常喝饮料,让我们用化学知识对饮料各提出一个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你提出的问题不能与我下面提出的问题相同.)
我提出的问题是:从图中1可知,饮料“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但人们常称这类饮料为“碳酸“饮料,是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吗?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开展如下两个探究活动.请你回答探究活动中的有关问题.
雪碧
配料:水、果葡萄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食用香料
图1
探究活动一:
【实验】取少许该饮料,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问题】根据配料成分及实验现象能判断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吗?
【结论】该探究活动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此饮料中生成了碳酸.
探究活动二:
【实验】将实验室制得的较纯净的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质疑】是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假设】(1)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3)______.
【验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六单元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系列实验验证上述假设.
说明:图中小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分析】(1)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的是______实验方法.
(2)上述实验中,设计图(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上图(Ⅳ)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结论】探究活动二说明CO2与水可以反应生成碳酸,则饮料中的CO2与水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