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供氧剂,可用于鱼类养殖、农作物栽培等,实验室有一瓶放置一段时间的过氧化钙样品,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CaO2能与水反应最终生成CaOH2O2;也能与CO2反应得到CaCO3O2.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漂白性。

(提出问题)该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可能是CaO2CaOH2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口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得到浊液,有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试剂X,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得到澄清溶液,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室温下,取①中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pH约为12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②可知,白色固体中肯定有_____

2)实验②中所加试剂X可以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D 氢氧化钠溶液

3)根据实验③_____(填或者不能)判断原固体样品中含有CaOH2,理由是_____

(反思交流)(4)过氧化钙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质为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

(改进实验)(5)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装置甲进行少量过氧化钙样品与足量水反应的实验,实验时加入过氧化钙样品与足量水,迅速密闭装置,开始测氧气浓度。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溶液先变红后慢慢褪色。620秒时,将气球内二氧化锰加入三颈烧瓶中,瓶内氧气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乙。

AB段氧气浓度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②滴入酚酞试液后,三颈烧瓶中溶液变红后会慢慢褪色的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CaO2 CaCO3 B 不能 样品中的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CaCO3 过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过氧化钙均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先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钙,没有生成氧气 生成氢氧化钙显碱性,使溶液变红,生成的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解析】

1)根据实验①中现象,产生使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生成氧气,则固体中一定有CaO2;根据实验②中现象,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生成二氧化碳,则原固体中一定有碳元素,可知固体中一定有CaCO3。由实验①②可知,白色固体中肯定有CaO2 CaCO3

2A、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A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B正确;

C、碳酸钙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故C错误;

D、碳酸钙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3)室温下,取①中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约为12,显碱性,不能判断原固体样品中含有CaOH2,因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4)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过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CaCO3O2,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过氧化钙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质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5)①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先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钙,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产生氧气,所以AB段氧气浓度几乎不变。

②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漂白性,故滴入酚酞试液后,三颈烧瓶中溶液变红后会慢慢褪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宇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10g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9.68

9.04

7.16

7.16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热时间t1后,9.68g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 MgFeCuAg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下实验。(注:所用金属大小形状相同、酸的体积浓度相同)

①甲、乙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依据甲乙试管中产生此现象的速率甲大于乙,可知活动性 Mg___Fe(填“>”“=”“<”);

②根据丙中现象_____________,可知活动性 Cu>Ag

③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试管中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Mg>Fe>Cu>Ag,则补充实验中的试剂AB 分别为____________

④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乙中剩余的铁加入丙溶液中回收丙溶液溶质的金属,至t时间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根据上图所示溶液中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最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硫燃烧的现象是_____;结束后,瓶内液体的pH_____7(填“>”“=”或“<”)。

2B实验中的红磷若换木炭也可以完成实验,只是需要把集气瓶中的水换成下列溶液当中的_____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硫酸 C 食盐水 D 稀盐酸

3)要用氯化钠固体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_____和细口瓶。C实验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的结论是:铁生锈与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钠(俗名纯碱)是生活中的重要物质。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时的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B.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氯化钡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25g,把此混合物加入到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200g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22.8g。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3.2B.56.8C.91.2D.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探究)实验时B中观察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则该现象是____________;实验后,小组同学将试管A的红色废液和试管B中的无色废液都倒入废液缸C中,充分振荡后,观察到废液缸C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废液缸中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由此可推知试管B中废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然后又对C滤液中所含有的离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考虑酚酞)。

(提出问题)滤液C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明同学:Na+ Cl Ca2+ CO32-;小强同学:Na+ ClCa2+ OH;小亮同学:Na+ Cl OH CO32-;你的猜想:____________

(评价与交流)同学们认为小明的猜想不正确,因为_____________(离子符号)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探究与分析)小亮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像,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正确。请结合图像说出小亮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讨论与总结)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同学们总结出:在溶液中__________的离子不能共存;合理利用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实验结论、记录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请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

(2)请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为____(填“a”或“b”)。若用D装置干燥氧气,D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