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温下,将1克物质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能配制成无色溶液的是(  )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A错;
B、蔗糖易溶于水,蔗糖分子均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硫酸铜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蓝色溶液,故C错;
D、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紫红色溶液,故D错.
故选B.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有同学对事先在烧瓶中加水产生了疑问.他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
猜想2:…
并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15毫升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  验 1 2 3 4 5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MnO2粉末用量/克 0.5 0.5 0.5 0.5 0.5
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560 186 103 35 12
反应后液体温度/℃ 26 38 43 59 71
(1)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看是否复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看是否复燃

(2)稀释对反应速度有怎样的影响?
稀释使反应速度减慢
稀释使反应速度减慢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稀释还可以
给溶液降温
给溶液降温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主要有①反应温度;②反应物浓度;③是否使用催化剂;④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请用上述序号填写如下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
(1)写出 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
CO2
CO2
D
Ca(OH)2
Ca(OH)2

(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0
CO2+Ca(OH)2═CaCO3↓+H20

(3)反应③制轻质碳酸钙粉末后,还要通过
过滤
过滤
(填操作)将其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
漏斗

II、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本地所产矿石A的纯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测定一定质量的矿石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根据密度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算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试管B中加入10克矿石A,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D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C管的液面上加一 层油,并将分液漏斗A和试管B用长导管E连接起来.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B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并由此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在实验前要将矿石A 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
使矿石A中的碳酸钙能被稀盐酸充分反应完
使矿石A中的碳酸钙能被稀盐酸充分反应完

(2)小洁同学认为该实验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如果没有橡胶管E,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滴加的稀盐酸会将试管B中空气排入C管中,使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大.
滴加的稀盐酸会将试管B中空气排入C管中,使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大.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
C、D管之间能产生稳定的液面差
C、D管之间能产生稳定的液面差
,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
重新实验,因为中途加酸,装置中的气体会逸出.
重新实验,因为中途加酸,装置中的气体会逸出.

(5)实验结束时同学们才发现由于粗心,小伟将植物油加到了D管的水面上,大家一致认为由于该粗心将会导致测得的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是
偏小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6)化学老师看了他们的实验设计后,对他们的设计方案和合作意识、探究精神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他们进行启发: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测反应前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之差来求得,于是他们又在烧杯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测定:
                实验次数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矿石A的质量/g  12  12  15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  120  150 100
剩余物质的质量  127.6  157.6  110.6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数记的分析和计算:
①当所取矿石A和稀盐酸的质量比
3:25
3:25
时,矿石A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③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应用广泛,试回答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①多数合金的熔点
低于
低于
(填“高于”或“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②家用热水瓶内胆壁的银白色金属是
Ag
Ag
(填化学式),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单质
单质
(填“单质”、“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制造奥运火炬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这是因为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膜
致密的氧化膜
;火炬中的燃料(C3H8)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
 点燃 
.
 
3CO2+4H2O
C3H8+5O2
 点燃 
.
 
3CO2+4H2O
;火炬传递结束,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隔离可燃物
隔离可燃物



(2)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写出硬质玻璃管中CO和Ti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TiO2
 高温 
.
 
Ti+2CO2
2CO+TiO2
 高温 
.
 
Ti+2CO2

②用CO还原钛铁矿,得到钛和铁的混合物,请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两种物质分开
用磁铁吸引
用磁铁吸引

③开始实验时,A装置中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通CO
通CO
(填“加热”或“通CO”),这样做的理由是
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
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

C装置中点燃酒精灯的作用是
将一氧化碳点燃转化为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将一氧化碳点燃转化为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④(5分)若TiO2、Fe2O3的混合物的质量为10克,充分反应后,②中分离出的铁的质量为5.6克,试计算:含氧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  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

(1)写出 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D_____­

(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制轻质碳酸钙粉末后,还要通过              (填操作)将其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II、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本地所产矿石A的纯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测定一定质量的矿石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根据密度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算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试管B中加入10克矿石A,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D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C管的液面上加一 层油,并将分液漏斗A和试管B用长导管E连接起来。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

B

 
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    体密度为ρg/L);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并由此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在实验前要将矿石A 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                   

                                         

(2)小洁同学认为该实验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如果没有橡胶管E,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                                        ,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                                        

(5)实验结束时同学们才发现由于粗心,小伟将植物油加到了D管的水面上,大家一致认为由于该粗心将会导致测得的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是                          (填偏大或偏小)              

    (6)化学老师看了他们的实验设计后,对他们的设计方案和合作意识、探究精神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他们进行启发: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测反应前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之差来求得,于是他们又在烧杯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测定:

                实验次数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矿石A的质量/g

 12

 12

 15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

 120

 150

100

剩余物质的质量

 127.6

 157.6

 110.6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数记的分析和计算:

       ①当所取矿石A和稀盐酸的质量比          时,矿石A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分)

       ③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司徒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I: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
(1)写出 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D______
(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③制轻质碳酸钙粉末后,还要通过______(填操作)将其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II、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本地所产矿石A的纯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测定一定质量的矿石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根据密度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算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试管B中加入10克矿石A,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D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C管的液面上加一 层油,并将分液漏斗A和试管B用长导管E连接起来.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B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并由此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在实验前要将矿石A 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______;
(2)小洁同学认为该实验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如果没有橡胶管E,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何种影响?______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
(5)实验结束时同学们才发现由于粗心,小伟将植物油加到了D管的水面上,大家一致认为由于该粗心将会导致测得的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是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6)化学老师看了他们的实验设计后,对他们的设计方案和合作意识、探究精神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他们进行启发: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测反应前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之差来求得,于是他们又在烧杯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测定:
                实验次数
项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所取矿石A的质量/g 12 12 15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 120 150100
剩余物质的质量 127.6 157.6 110.6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数记的分析和计算:
①当所取矿石A和稀盐酸的质量比______时,矿石A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③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