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2

10

5

15

反应后质量/g

3

22

8

未测

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31,则在反应方程式中AD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A. 31 B. 21 C. 32 D. 12

【答案】D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或生成 的质量。反应后A的质量减少,A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2g-3g=9g。反应后B的质量增多,B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22g-10g=12g。反应后C的质量增多,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8g-5g=3g12g+3g>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为12g+3g-9g=6g。该反应是aA+dD=bB+cCabcd是化学计量数),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W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W,则

=,解得=,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到是( )

A. 图中X=2.9

B. 甲、丙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比为86:29

C. 组成丁的元素种类一定与甲、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相同

D.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学生2015年10月6日购买的口香糖的标签,标签上标有口香糖的主要成分为木糖醇(化学式C5H12O5)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2)木糖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10g木糖醇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是增加还是减小?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实验如A图所示,乙设计的实验如B、C、D所示,他们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甲同学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

(实验结论)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_____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若要选择有气体参与和生成的反应必须要选择___的装置.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什么不能“点石成金”(石头主要成分是CaCO3)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_(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b”“c”)

(4)C装置也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说出该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普林斯顿大学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因页岩气和致密气生产,从电厂和工业活动捕获来的二氧化碳的理想封存地的80%与正在进行钻探压裂活动的地下页岩层重合,二氧化碳被捕捉和压缩后,最后将被封存在合适的地下岩层中。

(1)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页岩气开发将改变我国现在的能源格局,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影响。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酸雨 B.温室效应 C. 臭氧层破坏 D.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二氧化碳被捕捉和压缩后可以制成干冰,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

(4)在固体矿产领域页岩油是一种人造石油,是有机质受热分解生成的一种褐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粘稠状液体产物。对于页岩油开采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 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 B. 使能源更多样性

C. 优化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 可以尽量使用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黄铁矿资源较丰富的国家。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铁(FeS2),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由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1)生产的第一步是将黄铁矿粉碎成小颗粒,在沸腾炉中焙烧。将黄铁矿粉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生产的第二步是在接触室内将SO2转化为S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产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