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1】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1)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  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来源:]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
CaCO3
CaCO3
,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Ca(OH)2
Ca(OH)2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使装置内的气体缓缓通过后面的装置.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图曲线所示;

【思考与评价】
(1)当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煮沸
煮沸

(2)A瓶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若50g水垢全部是碳酸钙,则最终应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2
22
g.
(4)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MgCO3
MgCO3
(化学式),理由是
水垢中只有碳酸钙时只生二氧化碳质量是22克,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
22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镁
水垢中只有碳酸钙时只生二氧化碳质量是22克,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
22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镁

(5)以上实验
不能
不能
(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研究课题2】为测定氯化钠样品的纯度,取30g氯化钠样品(杂质为氯化钙)溶于水配制成263g溶液,再加入53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提出猜想】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对水垢的成分进行猜想;
【设计方案】(1)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判断现象;
【思考与评价】(1)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煮沸进行解答;
(2)根据实验目A瓶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3)根据碳酸钙质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
(4)根据水垢中只有碳酸钙时只生二氧化碳质量是22g,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进行解答;
(5)根据此实验没有涉及到氢氧化镁的检验进行解答;
【研究课题2】:根据碳酸钠的质量求出氯化钙的质量、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以及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提出猜想】由物质的溶解性,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1)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思考与评价】(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2)实验目A瓶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50g                x
100
50g
=
44
x

x=22g
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
(4)水垢中只有碳酸钙时只生二氧化碳质量是22g,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镁;
(5)此实验没有涉及到氢氧化镁的检验,以上实验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研究课题2】: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z.
CaCl2+Na2CO3 =CaCO3↓+2NaCl  
111     106       100     117
z       53g×20%   x       y
111
z
=
106
53g×20%
 
z=11.1g
106
53g×20%
=
100
x

x=10g
106
53g×20%
=
117
y

y=11.7g
30g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30g-11.1g=18.9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7g+18.9g
263g+53g-10g
×100%=10%.
故答案为:【提出猜想】CaCO3;【设计方案】(1)Ca(OH)2
【思考与评价】(1)煮 沸;(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22g;
(4)MgCO3;水垢中只有碳酸钙时只生二氧化碳质量是22g,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镁;
(5)不能;
【研究课题2】:10%.
点评:本题涉及基础知识的仪器识别、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还涉及较为复杂的数据分析,难度跨度很大,在解答时要谨慎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们,你们爱吃巧克力吗?你们可知道,在巧克力中含有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草酸(化学式为C2H2O4).草酸通常以晶体(C2H2O4?2H2O)的形式存在,在常温下为固体.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取了草酸晶体之后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了什么?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可能含水、CO或CO2
【实验论证】研容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图(1))对上述猜想进行了探究.
精英家教网
信息提示:装置B为干燥管,其中的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会夏厩蓝色
(1)装置A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2)如分解产物中存在一氧化碳,则C中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装置中的酒精灯是否应在实验前先点燃,以便对氧化铁进行预热?
 
(填“是”或“否”),为什么?
 

(4)装置E的作用是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装置在设计上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请你将其指出:
 
,可以改进的方法是
 

(2)用于草酸晶体分解的实验发生装置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推断草酸晶体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东城区二模)请你参与某校学习小组进行的以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
①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
O
-
3
等离子.
②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即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物质的混合物).
③碱石灰的化学成分是CaO与NaOH的混合物,可吸收水分和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
④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
物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
CaCO3
CaCO3
,可能含有Ca(OH)2
MgCO3
MgCO3

【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
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放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并称得干燥管质量增加了24g.

讨论:
a.步骤①所加的酸溶液是
稀盐酸
稀盐酸

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CO2
除去空气中的CO2

c.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
假设50g水垢全部为CaCO3,则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假设50g水垢全部为CaCO3,则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
Mg(OH)2、CaCO3、MgCO3
Mg(OH)2、CaCO3、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1】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1)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  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来源:]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______,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______(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使装置内的气体缓缓通过后面的装置.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图曲线所示;

【思考与评价】
(1)当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2)A瓶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______.
(3)若50g水垢全部是碳酸钙,则最终应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4)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______(化学式),理由是______.
(5)以上实验______(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研究课题2】为测定氯化钠样品的纯度,取30g氯化钠样品(杂质为氯化钙)溶于水配制成263g溶液,再加入53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云南省曲靖市越州一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卷(二)(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同学们,你们爱吃巧克力吗?你们可知道,在巧克力中含有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草酸(化学式为C2H2O4).草酸通常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在常温下为固体.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取了草酸晶体之后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了什么?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可能含水、CO或CO2
【实验论证】研容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图(1))对上述猜想进行了探究.

信息提示:装置B为干燥管,其中的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会夏厩蓝色
(1)装置A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2)如分解产物中存在一氧化碳,则C中实验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