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

i.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 < 8。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结构在溶液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具体如下表所示。

溶液的pH

1≤pH<8

8≤pH≤13

pH>13

酚酞的分子结构

内酯式

醌式

羧酸式

酚酞溶液的颜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ii.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不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iii.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数据

1

1-1:配制pH为13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分成两等份

1-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

1-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溶液红色褪去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数据

2

2-1:分别配制pH为8、10、11、13

的NaOH溶液,各取5 mL分别

加入4支试管中,再分别向4支

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

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

2-2:配制pH为9的NaOH溶液,分别取5 mL加入4 支试管中,再向各试管加入5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 、4%的H2O2溶液, 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请补全实验操作_______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_______

(5)实验2-2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小组中某位同学在进行实验2-1时,滴加30 % H2O2溶液,振荡、静置30 min后,才向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静置过程中,他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后,他发现4支试管的褪色时间均长于原实验2-1。导致酚酞褪色时间变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忽略NaOH与空气中CO2的反应)

(7)该小组同学欲继续探究导致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配制pH为14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溶液,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分析导致上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

【答案】 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HCl + NaOH ==== NaCl + H2O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且pH越大,褪色所需时间越短 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变红后的酚酞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或快慢)的影响 放置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导致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降低,使得褪色时间变长 刚刚滴入酚酞溶液时,溶液中酚酞分子存在醌式结构,因此溶液显红色;之后,过氧化氢溶液把醌式结构氧化,使溶液褪色(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解析】(1)根据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解答;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3)根据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解答;

(4)根据实验2-1中溶液的pH与褪色时间分析解答;

(5)通过实验2-2中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及溶液的pH与褪色时间分析解答;

(6)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7)根据酚酞的分子结构及过氧化氢溶液有氧化性解答。

解:(1)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HCl + NaOH =NaCl + H2O;

(3)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故实验操作的目的应是使溶液pH增大。故应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且pH越大,褪色所需时间越短;

(5)实验2-2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变红后的酚酞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或快慢)的影响;

(6)导致酚酞褪色时间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放置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导致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降低,使得褪色时间变长;

(7)导致上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可能原因:刚刚滴入酚酞溶液时,溶液中酚酞分子存在醌式结构,因此溶液显红色;之后,过氧化氢溶液把醌式结构氧化,使溶液褪色(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CuO与C的混合物,共10 g,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的时候,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5 g,则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可能为

A. 8 g B. 8.4 g C. 8.6 g D. 9.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神秘岛》是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三部,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被困在南军城中的几个北方人乘气球逃脱之后,飘落到“林肯岛”上求生的故事。

(1)将两片怀表上的玻璃合在一起,中部灌满水,边缘用泥粘合,制成凸透镜;用透镜集聚太阳光,照射下列物质,可以燃烧起来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将岛上的水生植物晒干、焚烧后,可获得Na2CO3等。Na2CO3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

(3)将赤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又一层叠加起来,用鼓风机吹进空气,高温加热后可以获得铁。写出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岛上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在空气中高温加热时生成一种有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用来制造硫酸。这种气体是_______

A.O2 B.Fe C.SO2 D. 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A、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B、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C、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D.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 —— 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

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冰和水都由分子构成

C.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 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稀盐酸和硫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 两种溶液中都存在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核电荷数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物质中:洁净的空气 ②硬水 ③氢气 ④液态氧 ⑤冰水共存物 ⑥氯酸钾 ⑦医用酒精,用序号填空: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第三届绿运大会已于2015年10月18日11月11日在池州市举行,下列是市绿运会开幕式的活动情景,其中不是物理变化的是

A.彩旗飘扬 B.鞭炮齐鸣 C.气球升空 D.锣鼓喧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 B铁单质 C氧化铁 D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