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pH=3的稀盐酸

D. 足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A、电解水一段时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符合事实,选项正确;

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时,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选项正确;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pH=3的稀盐酸,最终溶液的pH会无限接近于3,但不会等于或低于3,选项错误;

D、足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酸反应时,最终由酸的量决定氢气的质量,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反应, 生成氢气的质量最终相同,由于活动性镁>>铁,所以镁反应最快,铁最慢,选项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充满CO2.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水

B. 吸收NaOH溶液较合适

C. 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

D. 曲线1CD段气压急速减少的原因是振荡烧瓶使瓶内气体迅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会说“化”的符号

化学符号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题中加点的部分或按题中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小明发现,将生锈的铁钉(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_____________)放入到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稀硫酸逐渐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了一会儿,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知:

(2)稀硫酸变黄是因为氧化铁与硫酸(H2SO4)反应生成了由铁离子_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构成的硫酸铁,另一种产物水是由n个水分子________构成的(n代表无数),一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_______一个氧原子_______构成。

(3)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硫酸亚铁,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注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1、图2回答问题.

1_____℃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使甲物质从60℃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最好方法是_____

38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_____(填A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要使A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①有黑色不溶物,溶液呈无色

______

②有黑色不溶物,溶液呈蓝色

_________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_______

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是CCuO的混合物。

2)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溶液呈_______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①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 ______(写化学式).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2)实验室常用 鉴别B和C。

(3)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硫酸

150

120

120

铁样品

12

12

15

反应后的剩余物

161.6

131.6

134.6

(1)____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___ g气体。

(2)计算样品中的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最后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气体AB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可以相互转化.A常用于冶炼金属,它的化学式为_____.若B在高温条件下转化成A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固体C和固体D含相同金属元素.用它们的混合物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固体C和固体D 固体全部消失 先产生气泡后出现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①E的化学式是_____

加入F的溶液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