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沙土 C. 汽油 D. 氯化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碳酸锂,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2CO3,为无色单斜晶系结晶体或白色粉末。密度2.11g/cm3。熔点723℃(1.013*10^5Pa)。溶于稀酸。微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解度较热水下大。不溶于醇及丙酮。可用于制陶瓷、药物、催化剂等。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原料,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广泛使用碳酸锂。阅读上面材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碳酸锂中锂元素化合价________;

(2)人体服用碳酸锂,会与胃内盐酸反应(类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

(4)政府在城市广泛推广使用电动车,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可减少燃油车尾气排放

B.可减轻我国对外石油依赖

C. 新能源车晚上充电,可极大减少电能的损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②用10mL量筒量取8.8mL水;③用普通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为5.5;④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波尔多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食用油溶于汽油,食用油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C. 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 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

D. 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蔗糖 C. 泥沙 D. 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加热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铁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_。

(2)反应中硬质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看到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尾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燃烧 B. 爆炸 C. 发光 D. 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