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应用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及基本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Cu+H2O  置换反应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frac{\underline{\;点燃\;}}{\;}$MgO2 化合反应
C.验证铜和铁的活动性:Fe+CuSO4═FeS04+Cu  置换反应
D.用天然气作燃料:CH4+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氧化反应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正确.

解答 解:A.该反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的,正确的为:H2+CuO$\frac{\underline{\;\;△\;\;}}{\;}$Cu+H2O,故错误;
B.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正确的方程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故错误;
C.铁比铜活泼,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故正确;
D.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能一次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溶液的试剂是(  )
A.石蕊试液B.氯化钡溶液C.酚酞试液D.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或“分解”):
(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属于化合反应.
(2)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属于分解反应.
(3)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现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4.8克,求:
(1)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多少克?
(2)将上述反应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并过滤,取滤液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Cl+AgNO3═AgCl↓+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校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A吸气约3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
(2)然后,从导管口B吹气约3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
(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一无色晶体,溶于水后,能电离出Na+离子和另一种阴离子.滴入AgNO3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如果在原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该晶体是(  )
A.Na2CO3B.Na2SO4C.NaNO3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SO42- ②H2O2   ③2CO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神舟四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运送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N2H4)和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2H2O2$\frac{\underline{\;点燃\;}}{\;}$ X+4H2O,则 X的化学式是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取只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粉末状纯碱样品11.4g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50g,反应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7g(假定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水蒸气挥发忽略不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算出题中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3)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数据精确到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