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如图是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将20gA和40gB分别置于100g水中,加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冷却到t℃,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分析: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说明A、B的溶解度均小于20g,故将20gA和40gB分别置于100g水中,加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冷却到t℃,析出的均为饱和溶液.
解答:解: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说明A、B的溶解度均小于20g,故将20gA和40gB分别置于100g水中,加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冷却到t℃,析出的均为饱和溶液.
A、由于降温后,均为饱和溶液,故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错误.
B、t℃时,A、B溶液均达到饱和状态.故选项正确.
C、t℃时,A、B溶液中均有固体物质析出.故选项错误.
D、说明该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等于B;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通过本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8、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
B;
(2)t3℃时,把3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
不饱和溶液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A、B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没有剩余固体)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
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B的溶解度为
40g
;若把46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t3℃时A的
不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
 B(填“>”、“<”或“=”,下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
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若把t3℃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
t1
℃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福建)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
(1)现有:①水、②盐酸、③氢氧化钙溶液,其中显酸性的是
(填序号,下同);pH大于7的是
.鉴别这三种液体,可用的试剂是
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①25℃时,B的溶解度为
12
12
g.
②温度变化对A的溶解度的影响是: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写1种):
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等
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4?山西)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填“<”“>”“=”)
(2)A、B两种物质饱和和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是
t2
t2
℃.
(3)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均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A
A
物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