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frac{\underline{\;\;△\;\;}}{\;}$CuO+H2O+CO2↑;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③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氧化亚铜,红色固体)、铜.
【实验验证】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图所示.

(1)A中的药品是澄清石灰水.
(2)甲同学将装置按BCA(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Ⅰ是Cu2O(氧化亚铜,红色固体)
猜想Ⅱ是铜;
猜想Ⅲ是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
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数据
反应前反应后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g
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3)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猜想Ⅲ(填“Ⅰ”、“Ⅱ”、“Ⅲ”)正确.

分析 【实验验证】(1)根据在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分析回答.
(2)根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生成物性质及验证的方法分析排列的顺序;
(3)根据木炭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拓展探究】(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计算分析红色固体粉末的成分;

解答 解:
【实验验证】(1)在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石灰水.
(2)由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应首先加热碱式碳酸铜,为了防止检验二氧化碳时溶液中的水对生成水的干扰,应先要验证生成的水,所以,甲同学将装置按BCA顺序组合进行实验;
(3)由于木炭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由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说明了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3)设一氧化碳完全还原氧化铜时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O+CO$\frac{\underline{\;\;△\;\;}}{\;}$Cu+CO2
  80        64
62.0g-60.0g x
$\frac{80}{62.0g-60.0g}=\frac{64}{x}$
解得:x=1.6g<61.7g-60.0g=1.7g
所以,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生成了铜,应有生成的氧化亚铜.猜想Ⅲ正确.
故答案为:
【实验验证】
(1)澄清石灰水;
(2)BCA;
(3)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3)Ⅲ

点评 本题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可较好的训练学生思维,提高知识的迁移使用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盐:小苏打、硫酸铜、硝酸铵B.无机物:H2O、CaCO3、C2H3OH
C.混合物:冰水共存物、石油、熟石灰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复方篙甲醚(C16H26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方篙甲醚属于氧化物
B.复方篙甲醚由47个原子构成
C.复方篙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8g
D.复方篙甲醚中各原子的个数比是16:2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冰块制成冰雕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家庭生活中处处有物质的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洁厕精除垢D.钢丝球刷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豆腐起源于我省淮南八公山.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豆腐制作时可以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B.CaSO4中钙为+2价
C.亮氨酸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6:13D.亮氨酸由22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反应很感兴趣,在小组集体协作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以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也邀请你一起来完成下列探究:

(1)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实验探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C装置.球形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或洗涤剂溶液),控制气体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一定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肥皂泡脱离管口后,气泡上升.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
【推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能否与盐酸反应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Fe3O4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二正确;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一正确.
【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O、Fe2O3,理由是FeO不能被磁铁吸引,Fe2O3红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只要含有氢元素的物质都是酸
D.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验证质量定律:有人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将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天平失去平衡,理由是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因此不能用上述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后,有同学建议可以将烧杯中的物质换成硝酸银溶液或者将小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氯化钙溶液,均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