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已知A、B、C、D、E、F、G、H、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G为常见金属,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人体胃液中含有A,可帮助消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

(1)E的名称是铁,B的化学式是CuO. H的化学式是H2O2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Fe+CuCl2=Cu+FeCl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上图中涉及到D基本反应类型.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分析 根据A、B、C、D、E、F、G、H、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G为常见金属,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所以E是铁,G是铜,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所以I是氧气,人体胃液中含有A,可帮助消化,所以A是盐酸,氧气和铜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H会生成氧气和D,所以H是过氧化氢溶液,D是水,C是氯化铜,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F是氯化亚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B、C、D、E、F、G、H、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G为常见金属,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所以E是铁,G是铜,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所以I是氧气,人体胃液中含有A,可帮助消化,所以A是盐酸,氧气和铜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H会生成氧气和D,所以H是过氧化氢溶液,D是水,C是氯化铜,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F是氯化亚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是铁,B是CuO,H是H2O2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Cu+FeCl2
反应④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图中涉及的反应为:①CuO+2HCl=CuCl2+H2O,为复分解反应;
②Fe+CuCl2=FeCl2+Cu,为置换反应;
③2Cu+O2$\frac{\underline{\;\;△\;\;}}{\;}$2CuO,为化合反应;
④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为分解反应,故选:D.
故答案为:(1)铁,CuO,H2O2
(2)Fe+CuCl2=Cu+FeCl2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因为它不仅容易潮解,还能吸收CO2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图1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9%.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2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B中吸收了二氧化碳带出的水蒸气或HCl气体.
(3)小军用如图2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3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表是a、b、c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温度/℃020304060
溶解度/g物质a13.331.645.863.9110
物质b21.49.847.245.633.87
物质c11.921.728.436.659.2
(1)从0℃升温到60℃,等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a(选填“a”、“b”或“c”).
(2)如图所示,现有2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有等质量的a、b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有C.(析出的固体中不含水,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A.b溶液将由饱和变成不饱和
B.a溶液中溶剂质量等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
C.变化后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根据现象所作出的推测,符合事实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stackrel{推测}{→}$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芝麻和黄豆混合前总体积大于混合后体积$\stackrel{推测}{→}$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轻质带电小球A放在另一个轻质小球B旁受力偏转$\stackrel{推测}{→}$B球与A球带异种电荷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stackrel{推测}{→}$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5克,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生成4.5克的水.关于原混合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可能是2.5克氢气和2.5克氧气    ②可能是1克氢气和4克氧气
③可能是0.5克氢气和4.5克氧气    ④可能是0.5克氢气和4克氧气.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①②③都正确D.只有④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一辆载满电石的货车在雨中行驶时突然燃起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某化学小组对电石中碳化钙(CaC2)的性质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白色固体.
②乙炔(C2H2)气体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假设]甲同学对碳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作出如下猜想:
可燃性气体可能是:①氢气 ②氧气 ③乙炔
白色固体可能是:①氧化钙 ②氢氧化钙 ③碳酸钙
(1)你认为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其他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有2个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因为氧气不具有可燃性,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
步骤1:取适量碳化钙加水,收集生成的气体点燃,气体燃烧,伴有大量黑烟,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乙炔.
请你指出上述操作中有一处错误:点燃气体之前没有进行验纯;
步骤2:证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有多种方法,写出其中的2种并说明预期的现象.
方法一:加水溶解,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方法二:取滤渣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反思与交流]
①运输中做好电石的防火工作就可以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②电石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③碳化钙与水反应可用于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④电石与水制乙炔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相同.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闻气味
C.
制作血涂片
D.
滴加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序号),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并和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