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KCl KNO3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g

KCl

33

38

45

KNO3

31

64

110

A. KNO3 的溶解度大于 KCl

B. 60℃时,110g KNO3 完全溶解最少需要 100g

C. 2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3%

D. 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不饱和 KCl 溶液会变饱和

【答案】B

【解析】

A、没有确定温度,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

B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60℃时,110g KNO3完全溶解最少需要 100g 水,故B正确;

C、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20℃时,KCl 的溶解度为33g,则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不饱和 KCl 溶液,溶解度会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鉴定一包混合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CuOFe2O3C中的几种,对该固体充分高温加热,设计以下流程(假设下列反应均恰好完全进行),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可燃性气体W是氢气

②固体混合物中不可能含有CaCO3

③固体混合物肯定含有Fe2O3

④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uO

⑤原混合物中含碳

⑥浅绿色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③⑤D. 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

2)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甲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先从水槽中取出试管,然后_____

3)图3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4)图4是使水沸腾实验。先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压到烧瓶中,然后打开止水夹,发现烧瓶内的水沸腾起来。胶头滴管内的液体与烧瓶中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gB. 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为2:1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上粗MnO2转化为纯MnO2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2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蒸发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和

4)写出加稀H2SO4时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会用到很多化学知识。

1)过氧化氢溶液在消毒时会在血液中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冒气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明用面粉、鸡蛋、牛奶、白糖、橄榄油等原料制作蛋糕。上述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做好的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热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原因是_____

2B实验中证明酸碱恰好中和的现象是_____

3C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刚开始没有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开始变浑浊,原因是_____。(答一点即可)

4D实验过程中,除待测的两瓶气体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_____相同,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 CaOH2 猜想二:CaCl2 HCl猜想三: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

猜想一不正确

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

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钙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 1、图2所示。

由图 1、图2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钙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