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1 个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D.石灰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4)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农业业常采用喷灌、滴灌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5)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沉降 B.过滤 C.消毒 D.电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硝酸钾 C.植物油 D.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右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若要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右图)。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作为反应物,理由是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填化学式)。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中Cl的化合价是 ,二氧化氯中氯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75g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陕西省渭南市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陕西省渭南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钛酸亚铁(FeTiO3)可用来冶炼金属钛(未来将替代钢铁),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2 C.+4 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黑龙江)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九年级上学期10月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B.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B点时,往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D.C点时烧杯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