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学习小组欲从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物中回收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资料卡片】

①KMnO4能和纤维素反应。,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碱性条件中的KMnO4溶液会有部分KMnO4和H2O反应,生成MnO2

②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部转化为KMnO4、MnO2和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K2MnO4+2H2O==2KMnO4和+MnO2↓+4KOH

【实验方案】

(1)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部分固体溶解;②有少量不溶物出现;③____________

(2)回收物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静置后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在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过滤前滤纸完好无损),原因是_______

(4)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KMnO4_______________,需要加入少量硫酸进行中和,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热31.6gKMnO4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

A.8.7g B.11.5g C.12.8g D.28.4g

【答案】 溶液由墨绿色变为紫红色 MnO2 KMnO4能和纤维素(滤纸)反应造成破损(不提反应,只写滤纸破损不给分) KOH H2SO4+2KOH=K2SO4+2H2O KMnO4受热分解 B

【解析】【资料卡片】①KMnO4能和纤维素反应。,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碱性条件中的KMnO4溶液会有部分KMnO4和H2O反应,生成MnO2;②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部转化为KMnO4、MnO2和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K2MnO4+2H2O==2KMnO4和+MnO2↓+4KOH【实验方案】(1)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部分固体溶解;②有少量不溶物出现;③溶液由墨绿色变为紫红色 。(2)回收物甲是MnO2,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3)静置后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在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过滤前滤纸完好无损),原因是

KMnO4能和纤维素(滤纸)反应造成破损。(4)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KMnO4和KOH,需要加入少量硫酸进行中和,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2KOH=K2SO4+2H2O (5)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KMnO4受热分解。(6)加热31.6gKMnO4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2KMnO4 K2MnO4+ MnO2+O2↑。

316 87

31.6g x

,x8.7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物中回收副产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很快分解产生氧气

B.不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

C.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出更多的氧气

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S、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C为单质;B、D、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E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8;F、G、H由三种元素组成,H可用于含铅蓄电池中。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_______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3)写出H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写出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 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 D. 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此牙膏磨擦剂主要由碳酸钙和氢氧化铝组成,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方案设计:

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评价:小组同学认为该装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将装置C中的长导管下方增加一个带孔球泡,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在C装置后增加一个装置。你认为增加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选填D或E),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次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⑤过滤出沉淀,进行适当的处理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过程中,C装置应该在实验步骤________后(填序号)与B装置连接,否则实验结果A(填“偏大”或“偏小”)。B中至少发生___________个反应。

(3)数据分析:同学们分四组准确称取四份样品,每份均为16.00g,按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进行实验,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沉淀质量/g

7.86

7.88

7.90

9.86

大家认为第四组同学的数据不正确,造成数据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结束后通入空气的时间不够长,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吸收

B.沉淀过滤后没有洗涤

C.沉淀没有干燥直接称量

(4)实验结论:根据另外三组同学的BaCO3平均质量,计算出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g。由此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反思:实验后,有同学提出用氢氧化钙溶液替代氢氧化钡溶液也可以得到碳酸钙沉淀,称量其质量后即可算出质量分数。大家讨论后认为还是用氢氧化钡溶液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答1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B.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纯碱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利用饱和食盐水生产纯碱的流程图是: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1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 1 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

(3)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后续处理”主要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过滤等操作,参考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采用这些操作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 NH4Cl 的一种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常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这种元素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无意中向2mL1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观察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Ⅰ: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

猜想Ⅱ: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甲组同学针对猜想Ⅰ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浑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渣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

_________

猜想Ⅰ不成立

乙组同学提出在甲组实验基础上,从研究滤液的角度也可以证明氢氧化钙的存在,他们将滤液进行加热,观察到___________,从而验证了自己的设想。

丙组同学针对猜想Ⅱ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5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

(2)丙组实验证明猜想Ⅱ成立,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其关系是______

【反思评价】你认为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