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 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等分析。

A.当红磷的量不足时,就不足以消耗钟罩内所有的氧气(理论上),则压强的变化较正常情况下要小,则水面上升的位置就偏低,直接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的结果偏小,故会影响实验结论,正确;

B.装置不漏气是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装置漏气,则无法实现钟罩内应有的压强改变,也就无法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正确;

C.如果将红磷改为碳来进行实验,虽然碳燃烧也能消耗氧气,但其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占据了钟罩内原有氧气的空间,则压强变化不大,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错误;

D.结合压强的知识可知,当反应后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钟罩内的水面会上升,以此使钟罩内外的压强达到平衡,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某化肥K2SO4样品中可能混入了NH4Cl、NH4NO3、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推测混入的物质种类,现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常温下,气体B水溶液的pH __________7(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实验步骤②的现象证明可能混入的三物质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E中存在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

(4)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NH4Cl、NH4NO3、K2CO3三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是否混入化肥K2SO4样品中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要进一步推理化肥样品中的物质,可用溶液E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KOHMgSO4

B.K2SO4FeCl3NaNO3

C.KClNaOHBa(NO3)2

D.Na2CO3K2SO4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中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名称:a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一般都用到上述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那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生日时,父母都会为我们买来精美的蛋糕,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图示是实验中可以完成的几个步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由①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
C.由②可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由③不可证明蜡烛是固体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写出他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两个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1 , 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2)如图2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
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 氢氧化铁_________

3个碳酸分子_________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_________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铵根离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人体呼出的气体、四氧化三铁

B.冰水混合物、汾酒

C.液氧、氧化汞

D.澄清石灰水、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