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于201411日正式实施。香烟燃烧会产生剧毒的放射性元素钋(Po),下图是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钋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钋原子中质子数为84

C. 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10g

D. 钋原子的中子数是1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1、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2、元素符号,3、元素名称(根据偏旁部首判断元素的分类),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判断中子数),A,钋带金字旁,是一种金属元素,错误,B、钋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4,所以质子数为84,正确,C、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10,单位不是g,错误,D、钋原子的中子数=210-84=126,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氯酸钾的质量 B. 钾元素的质量 C. 二氧化锰的质量 D. 生成氧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

现象一:向试管中加入2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然后振荡试管,发现红色消失。

(提出问题)红色为什么会消失?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少了;(2)酚酞溶液的量少了;(3)_____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时为红色的锟式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猜想进行如下探究

(1)4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2)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5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3)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

结论:猜想_____正确。

(继续实验)取一定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现象二:向碳酸钠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而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收集证据)分别收集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合作交流)

(1)1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

(2)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OB段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你能提出的有价值的见解是_____(任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C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B装置相比,C有什么优点?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实验时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升温、增大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现把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璧发烫。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v)和反应进行的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B. 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

C. 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D. 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省张掖丹霞地貌以其层理延绵,纹理清晰,色彩斑斓而著称于世。丹霞地貌中红色砂砾岩由石灰岩、氢氧化铁、石膏等成分组成,请将下列加点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石灰岩中含有的钙元素_________________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3)岩石呈红色是含氮氧化铁所致,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1)指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______(不能”)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央视二套(这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了电脑浸在液体中也能正常工作的新鲜事,这种液体可为手机电脑洗澡,用来清洗电子产品,它是被称作绝缘液的一氟二氯乙烷,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一氟二氯乙烷由两种元素组成

B、一氟二氯乙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一氟二氯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7

D、一氟二氯乙烷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检验仪器A中收集的气体。

②电源开关闭合前,先将仪器A和与其相同仪器内注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⑤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请用笔在乙图中作出修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