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分析 由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的提示信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本题通过微观反应图示考查化学反应的特点、分类以及物质的结构、分类知识.

解答 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图,反应前甲物质的分子由3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而反应后的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丙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
B、反应前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物为一种物质;反应后乙分子由两个A原子构成、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两种物质的分子,即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因此,该反应为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B正确;
C、丙物质的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属于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所以物质丙为单质,故C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推断乙分子由两个A原子构成,而非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根据分子的构成判断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是判断反应类型的前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在蒸发液态空气时,氮气的沸点较低,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敏用图甲总结了NaOH的通性.

(l)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敏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
(2)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露置空气中会变质,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若让反应③能够发生,小敏该选择的一种物质是硫酸铜.
(4)小敏用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来说明反应④的发生,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盐酸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反应后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大家判断废液中溶质一定有NaCl(NaCl溶液呈中性),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废液中另一成分是Na2CO3还是盐酸.
方案加入试剂分离方法方案评价
1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不可行,理由是          .
2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可行
(1)小明同学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来确定废液中另一成分是Na2CO3还是盐酸,小芳认为此方法不可行,原因是NaCl+AgNO3=AgCl↓+NaNO3(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2)小芳用实验测出废液的pH大于7,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3)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表格实验方案设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称取一定量食盐
B.
  测量液体温度
C.
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
D.
    盖上盖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小王用图示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其中甲包含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b、c…
A烧碱、纯碱、氢氧化铝
B混合物空气、盐水、石灰水
C合金不锈钢、生铁、铝合金
D人体内的有机物蛋白质、脂肪、葡萄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做法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2Fe+6HCl=2FeCl3+3H2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胃酸过多:Mg(OH)2+2HCl=MgCl2+H2O
C.铝溶于稀硫酸:4Al+6H2SO4=2Al2(SO43+6H2
D.工业上炼铁: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可燃物;
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与氧气隔绝;
根据燃烧条件分析,写出一条野炊后熄灭篝火的方法:
用泥土盖灭(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近期,杭州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由于PM2.5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它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器官和肺泡,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内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进一步产生危害.PM2.5的主要来源除了燃煤发电、工业生产外,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途径.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市区的A地段分三组对空气进行分时采样,采样时段与测试结果如下表:
车流量
PM2.5浓度
组别
     清晨
(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19894392
第2组22833895
第3组20864188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车流量设置为实验的变量,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市区的A地段,空气中PM2.5的浓度在下班时段最大.
(2)大量的PM2.5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材料告诉我们,人体中最先受到PM2.5影响的是呼吸系统.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BD.
A.增加绿化面积          B.过年时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C.提倡秸秆焚烧          D.减少汽车的使用,近距离提倡自行车出行
(4)近来很多家庭也购买了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一般经过①滤网过滤、②活性炭吸附、③负离子沉降、④臭氧消毒等四步骤,其中主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实现净化目的是④.

(5)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如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如果催化转化器中通常采用铂等贵重金属作催化剂,请写出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frac{\underline{\;铂\;}}{\;}$2C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